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莫言的軍旅故事:用寫作實現水餃夢和美女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2 10:35:02  


作家莫言。
 

  這樣,沒能做飯的因為飯量大只能站崗的莫言,只能用寫作實現他的水餃夢和美女夢。想不到竟寫成了氣候,這是後話。

  兒時的莫言不遭人待見,在新書《聆聽宇宙的歌唱》裡,他對自己總結很不客氣:醜、懶、饞,不遭一大家子人待見。兒時經歷混在一場國家的運動中,讓家中長輩行事說話都小心翼翼,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也是:別在外面給我惹麻煩。

  十二歲那邊,莫言因為拔了生產隊的一個紅蘿蔔,被罰跪在毛主席像前請罪,回家後被父親用蘸了鹽水的繩子抽打。至於麼?有著些許世外仙人氣質的爺爺也是這麼說的:“不就是拔了個蘿蔔嗎!還用得著這樣打?”但終究,“中農”出生的家庭讓每個人在這場運動中都得小心翼翼,老老實實,才能苟且偷安。

  莫言的童年是壓抑的,壓抑的童年讓人想逃離。所以在選了四年兵之後,莫言終於在1976年爬上了裝運新兵的車,別家孩子都與親人流淚告別,他則雀躍如同飛出牢籠的鳥,滿腦子想的都是新疆西藏、天涯海角……只是車在開了三百華里之後,停了。從高密到黃縣,一路上的欣喜瞬間變成失望。雪花覆蓋,來路無影。

  莫言記得當時新兵連設置在黃縣縣城西北角一座叫丁家大院的豪宅裡,那座豪宅在膠東半島都赫赫有名。進去時,首先看見的是一座高大的影壁,上面刻著“紫氣東來”四個大字。數十個新兵站在影壁前聽一個幹部點名。“管謨業。”“到”。“跟著班長進去。”“是”。他隨著一個老兵進到一棟雕梁畫棟的大房子裡,把背包一放,好了,莫言的軍旅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雖說未能實現“天涯海角”的願望,可“樹挪死,人挪活”的古話還是在莫言身上有了些許的應驗。在家裡吃不飽穿不暖,整天吃一種口感差到要命的雜交高粱,到了這裡,托後方基地農場的福,他不僅每頓都能吃得飽飽的,還是那種用小麥磨成的精粉!

  他覺得,當兵還是蠻靠譜的。

  兩年匆匆而過。

  領導拿著莫言的作品就到北京總部“推薦賢良”

  從第三年開始,莫言開始給戰友們上課,學習內容是三角函數的基礎知識。

  這事兒看起來蠻不靠譜!莫言沒有上過多長時間的學,因為歷史原因,少年時期的他不僅沒有圓了大學夢,就連初中都沒上完。但他的學識是有的。莫言的父親上過私塾,因此全家人對知識文化都很重視,莫言也繼承了父親極強的自學能力,他還“自動升級”成了現在的現學現賣!

  因為授課認真,莫言被調到上級機關工作。說是工作,其實就是等待提幹。可一位領導覺得莫言剛過來,直接提幹不太合適,就說要考察一年,結果考察完一年,關於戰士提幹有的新要求“必須進過考學,或者……”失望是當然,莫言倒是沒鬧什麼脾氣,那個年代,包括童年的記憶讓他成了內斂的人,也有壓抑的成分。

  兩年後,鄭州工程學院在莫言所在的部隊開了一個學習點,問莫言能不能當老師給學員們授課。莫言也不客氣,攬下活就開始研究教材,他從三角函數老師,自己給自己換科目成了哲學與政治經濟學。照樣有領導來聽課,一位頗為惜才的副主任在聽完莫言的講課後還提了要求如“不要背書,要口語化”等。當時莫言已經在《蓮池》等雜誌有發表作品。那位副主任拿著莫言的作品就到北京總部“推薦賢良”。莫言也因此得到了去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的機會。

  “這段時間”的人物經歷是混亂的,局促的,可以一帶而過的,但關於莫言的寫作,“這段時間”又是不可或缺,使莫言得到寶貴的關於自己的反面教材並最終確定寫作方向,從此,中國文壇上竪起了一面新旗,號:高密東北鄉。

  當時,他提筆想寫很多東西,因為固執的認為童年是酸澀到不堪的,他在文字有意“去高密”化。“我努力抵制著故鄉的聲色犬馬對我的誘惑,去寫海洋、山巒、軍營,雖然也發表了幾篇這樣的小說,但一看就是假貨……”為了讓小說道德高尚,他給主人公的手裡塞一本《列寧選集》,為了讓小說有貴族氣息,他讓主人公日彈鋼琴三百曲,等等等等,脫不了泥腿子的附庸風雅,滿鼻子牛屎味兒的胡編亂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