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工商時報:兩岸“互相設處”先釐清重要課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1 17:51:25  


  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在馬英九的主動倡導之下,“兩岸互設辦事處”已成為台政府大力推動的施政項目,其一旦實現,將是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但截至目前為止,如何落實執行的具體內涵仍模糊不清,社會各界對此均不得要領,因而主責機關也難以凝聚全民共識,以型塑出最佳的設處模式。這種情況,執政當局應儘速改進。 

  兩岸互設辦事處的相關內涵,之所以讓人感覺模糊不清,乃是它尚未釐清一些重要課題。譬如,兩岸互相設處的目的為何,這課題到現在都還沒有講清楚。綜合近來政府高層所發表的相關談話,大意都只是表達該事項“很值得做”、“兩岸關係發展之必要”、“可以對兩岸交流領域加強服務”等。其實這些講法都很空泛,一般民間工商團體的辦事處也可以這樣說,根本沒有凸顯出“政府主導成立辦事處”的高度。 

  事實上,由政府所推動設立的兩岸辦事處,最高層次的設立目的,應是在於體現馬英九以往一再強調的“兩岸關係制度化”理念,也就是透過辦事處的設立,來使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關係,得以穩固化和定型化。然而,在此一層次上,兩岸辦事處的設立,就會牽涉到“兩岸政治定位”的重大問題。 

  因為將來兩岸雙方如此進行相關協商談判時,大陸方面必會要求,在同意互設辦事處之前,先行討論台灣和大陸在政治上的關係,屆時,“一國兩制”、“一中各表”、“一國兩區”等概念,就會成為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籌碼。台方過去一直避免兩岸政治談判過早展開,如今是否為了互設辦事處,而決意去開啟兩岸政治談判大門?這是台政府應該先釐清的課題。 

  反之,台方若為了避免引起政治談判,而把兩岸互設辦事處的目的,設定為較低調的民間性質、經貿性質,亦即只是為了加強對兩岸民間交流、經貿往來的協調及服務,而不涉及兩岸關係的建構,則在這樣的規劃之下,只要由雙方海基會、海協會互相設辦事處即可,且兩岸雙方如此談也比較容易。 

  今年五月馬英九出席海基會新大樓落成典禮致詞時,即對於海基會與海協會研商互設機構之事,表示肯定,認為它非常正確且必要。可是,事隔幾月,新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於日前到“立法院”答詢,對於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問題,竟然有了“不排除港澳辦模式”的講法,也就是可能採取台灣在香港、澳門設立辦事處的樣態。這顯示馬政府對於兩岸相互設處事項的考量方向,並未專注於“海基海協兩會架構”,而尚在游移不定,這也有必要釐清。 

  其中,“港澳辦模式”的講法,甚讓人感到疑惑。因台方現今在香港、澳門所分別設立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都是“陸委會”所設的官方機構。如果將來台方到大陸所設的辦事處也要比照辦理,那就表示馬政府要把兩岸關係提升到“政府對政府”的層級,而這種官方辦事處的設立,也免不了要先通過“兩岸政治談判”的考驗,也就是會衍生出上述的“兩岸政治定位”問題。馬政府對兩岸政治談判是否已作好準備,實頗讓人關切。 

  社論認為,總的來說,兩岸互相設立辦事處,當然是一件好事,值得加以推動,但推動的過程,必須先有明確的政策方針,才能訂出有節奏的行事步驟,並作好配套措施,以按部就班地逐步落實。而在政策方針之中,最重要的是“目的”之釐清。兩岸互設辦事處的目的,究竟是為民間交流或為彰顯官方政策,不同的目的會使辦事處的層級、屬性、組織結構、經辦事務都大異其趣。因此台政府當前應先明確設定相關的目的,再去尋求島內各界的共識,以作為將來和大陸方面進行協商談判的基礎。無論如何,不宜在相關政策方針敲定之前,就輕易對外放話,那只會模糊焦點,也將在社會上造成更大的爭議。 

  更何況,眼下兩岸最緊要的工作,乃是談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後續協議,特別是要爭取在今年底順利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至於兩岸互設辦事處之事,先沉潛一下無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