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拉美有望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4 14:15:24  


 
  拉美初步展露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曙光

  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拉美左派政黨和力量先後通過選舉在拉美十多個國家上台執政,這些國家的政府在不同程度上提出取代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其中“激進”左派政府如委內瑞拉查韋斯、玻利維亞莫拉萊斯和厄瓜多爾科雷亞政府等公開宣布與新自由主義決裂,提出要建立“21世紀社會主義”或“社群社會主義”口號,實行石油和天然氣等部門的國有化,擴大國有經濟和社會所有制,發展合作經濟,推行多項社會計劃;而“溫和”左派政府如巴西盧拉、迪爾瑪政府,阿根廷基什內爾、克裡斯蒂娜政府,智利巴切萊特政府、烏拉圭巴斯克斯、穆希卡政府和秘魯烏馬拉政府等,雖然沒有公開與新自由主義決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與新自由主義政策拉開距離,如強調經濟的自主性,注重發揮國家宏觀經濟的調控作用,改進社會政策,關注民生等。

  拉美國家正在總結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新自由主義為主導的經濟改革的經驗教訓,繼續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模式和道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開始注重與社會發展相協調,解決貧富差異懸殊,並重新確定和發揮政府的作用,調整產業結構,加強金融安全,提高國內儲蓄率,擴大國內需求,保持國際收支相對平衡,制定合理的匯率,不斷提高科技水平,保持宏觀經濟形勢的穩定和經濟的適度增長。

  值得指出的是,近十年來,拉美國家政局基本保持穩定,經濟出現了持續增長的好兆頭,初步展露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曙光。2003年至2010年拉美年均增長率達5.3%,成為繼亞洲之後全球增長第二快的地區。2011年增長4.3%,今年預計增長3.5%左右。2010年拉美GDP增至5.18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8515美元。拉美的貧困率呈下降趨勢,貧困率從2003年的43.9%(2.25億)下降到2011年的30.4%(1.74億),同期,赤貧率從19.4%(近1億)減少到12.8%(0.73億)。觀察拉美主要經濟體,儘管巴西尚未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但巴西在2011年經濟總量已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2011年,智利已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烏拉圭很可能在2012年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巴西有可能於2013年、墨西哥等國可能於2016年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從長遠來看,隨著拉美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成功轉型,拉美實現集體性跨越的可能性加大。

  近十年拉美經濟緣何能較快地增長,並且能較好地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經合組織在它的《2012年拉丁美洲經濟展望》研究報告中指出,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拉美經濟暫時性衰退,許多拉美國家採取的反周期措施取得了效果,使2010年和2011年拉美經濟取得了5.9%和4.4%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由於財政收入的增加、經濟增長以及相關產品價格上揚,拉美各國非金融公共債務部門總債務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公共債務構成發生了顯著變化:債務期限更長、固定利率債務所占比重增加、內債比重上升以及本幣計價債務占比重增加,此外,近年來,拉美各國包括國內私人消費和投資在內的需求增加,勞動市場表現良好,實際工資增長,私人部門獲得的信貸增加,所有這些因素都推動了拉美經濟復甦和增長的進程。

  目前拉美經濟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從外部因素來看,世界一些主要經濟體增速下滑,歐元區國家主權債務問題突出,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已,使拉美國家的出口受到影響,出口需求量減少,一些初級產品價格下跌,國內通脹壓力加大。從內部因素來看,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結構需要調整,不能總是依靠少數幾種初級產品的出口。此外,儘管近年來拉美收入分配不均的狀況有所改善,但拉美依然是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地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