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丁•沃爾夫:選擇羅姆尼就是選擇倒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6 11:01:03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如果有一件事幾乎所有美國人都沒有異議,那就是,美國經濟的表現令人失望。增長太慢,失業率太高。很大一部分選民傾向於認為,現任總統應該為此負責。令人驚奇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仍有希望勝出。不過,這種狀況並不令人意外。早在2009年2月,馬丁•沃爾夫就寫過一篇專欄文章,開篇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作為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是否已經搞砸了?”馬丁•沃爾夫當時的觀點是,“如今作為太少比作為太多冒險多了”。奧巴馬確實做了一些事,但不夠果斷。
 
  金融時報中文網今日刊登專欄作家馬丁•沃爾夫的分析文章稱,美國需要著眼於未來。馬丁•沃爾夫認為,有四項經濟挑戰格外重要,分別是:需求、供給、公平問題和財政償付能力。
 
  兩大陣營的經濟學家都承認,私人部門需求不足,但至於原因何在,兩派各有各的看法。馬丁•沃爾夫的觀點與他們都不同之處在於,馬丁•沃爾夫認為,私人部門需求不足可能被證明是結構性、而非周期性的。
 
  分部門的收支平衡狀況(以部門收入與支出之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衡量)可以支持這個觀點。美國長期以來對外赤字。自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的對外赤字略有下降。如果外國對美國出現盈餘,美國國內部門肯定會出現赤字。危機爆發後,美國家庭和企業也處於盈餘狀態。這意味著政府出現赤字。(見圖表)
 
  美國人能否在不引起衰退的前提下改變這種狀況?這並非易事。假設美國對外赤字繼續維持在GDP的3%,同時財政赤字降至GDP的3%。則美國私人部門必須達到收支平衡。在2012年第二季度,美國私人部門盈餘為GDP的5%。要實現私人部門收支平衡,同時維持需求水平不變,那麼家庭支出或企業投資至少有一個必須激增。如果家庭支出激增,則信貸必須激增。如果企業投資激增,則投資占GDP比重必須達到比上世紀90年代股市泡沫時期更高的水平。前一種情況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而後一種情況不太可能實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