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野田政府16日解散眾議院,日本又要開始新一輪選舉。很多人希望能通過選舉推出負責任的政治家,結束首相頻換現象,強勢推動日本政治生態變化,讓國家有所進步。環球時報文章認為,新的選舉結果恐怕仍然令大家失望,因為在日本當前的政壇文化下,選舉主要比的是經濟實力和政治權謀的強弱,而不是能否對國家的未來真正負責。
深諳政界潛規則的《讀賣新聞》社長渡邊恒雄曾在回憶錄中披露:“為當政治家,就得從大佬那兒拿錢。等自己也具備斂財能力之後,再分給下面的追隨者,培植勢力。在當今的日本政界,這是鐵律。雖然這是導致政治腐敗的原因,但不這麼幹的人絕對成不了老大。”大佬們的錢從哪裡來呢?靠政客、官僚與財界的利益交換而來。企業、財界通過政治捐款支持大佬選舉,大佬獲得國家資源支配權後指使行政官僚為企業、財界大開方便之門,獲取豐厚回報。一旦這些政客不再擁有資金實力,馬上就會樹倒猢猻散。因此,在日本政壇再強勢的政客也不得不投入精力經營自己的利益集團,保證本集團利益的最大化,才能維持政治地位的穩定。從這個角度來說,說日本政壇文化唯利是圖並不為過。
另一方面,日本獨有的“浪人文化”也是造成今天日本政壇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浪人過去在日本社會地位並不高,只是在二戰期間因為吃戰爭飯而風光一時。二戰結束後,他們沒人收留,在社會幾乎無法容身。剛好美國這時在日本推行西方民主,要靠西方式選舉宣傳和造勢去推銷候選人,發動民眾投票,但日本那些歷代當權的“地方領主”既拉不下架子求平民為他們投票,又不想放棄主政機會,只好借助浪人們的組織能力,使他們突然成為政治產業的有用之才。而在老板被抬上各種寶座後,他們也能分享權力,被安排去參選議員。不過,這些人關心的並不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是時時刻刻算計著下次選舉如何打敗政敵。一旦他們所跟隨的老板敗選,他們就會轉換門庭。日本政客之所以今天跳到這個幫派、明天跳到那個幫派,今天組這個黨、明天組那個黨,就是浪人文化的特性在作怪。據筆者統計,1980年以來,日本新成立的政黨就有國民黨、新生黨、新進黨、太陽黨等35個,單是小澤一郎就組了5—6個政黨。其主要原因就是長期執政的自民黨大佬們權勢旁落,無力再維持旗下的政治浪人,新的勢力又未形成決定性優勢,只好分分合合,組來組去。浪人文化占據著日本政壇,已將日本政治庸俗化了,想從他們中間選出真正有戰略觀、大局觀、國際觀的政治家幾乎不可能。因為該如何與中國相處,如何與周邊搞好關係,他們很少有人放在心上。
日本政壇的浪人文化和唯利是圖的文化決定了它自身無法革故鼎新,無法找到新的政治出路,使閉塞保守、暗箱操作和權錢交易的現象愈演愈烈,成為推進日本政治和經濟改革的主要障礙。這種現象也給各路優秀人才涉足政壇增加了阻力,使日本政黨政治越來越缺乏活力和視野,越來越無法產生強勢推進社會進步、負責任的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