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媒:中國軍工定位應對全面戰爭武器產能超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08 09:43:26  


中國海軍深海演練:現代艦隱身艦輪番凶猛開火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環球網綜合報道,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周刊12月7日報道,中國領導人日前強調今後將繼續優先發展軍隊和國防工業,爭取盡快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進一步發展傳統作戰武器裝備,使其具備信息網絡中心戰能力。中國軍工業近年來突飛猛進,在個別領域已經超越了美國和俄羅斯,必然能夠確保解放軍擁有相應的戰鬥力。

  俄媒稱,中國是世界上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之外,第三個既能為本國軍隊實際生產所有類型武器和軍事裝備,又能出口供應的國家。中國國防工業系統是在20世紀40-50年代在蘇聯大力幫助下建成的,隨後長期維持先前的技術狀態和組織結構,但在後來的經濟改革開放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最初中國國防工業像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聯軍工系統一樣,進行無規則、不系統的軍轉民改革,反而加深了技術落後狀況,特別是在國家領導人改變優先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民營經濟之後,國防工業失去了此前的優惠地位。但是到90年代末情況開始發生變化,1998年中國成立國防科工委,2008年改革為隸屬工信部的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軍隊成立總裝備部。中國國防工業系統隨後進行重大改革,改變此前每種武器系統的生產商都由行政指定、科研院所與生產脫離的國防工業管理體系,組建11個軍工集團公司,其中核、核建和電子行業各1個,火箭航天(生產和技術)、航空、造船和陸軍裝備領域各2個。所有公司既生產軍用,也生產民用產品。每個集團都有幾個細分行業集團公司,比如中航一集團內部就有2003年專門成立的發動機系統製造集團公司和5個飛機製造集團公司,整合了幾十家,有時甚至是上百家企業、科研院所、實驗室和其他機構。科研和生產合為一體,內部引進競爭因素,從而提高了產品質量。每個集團公司65-90%的產品是民用產品。當然,還有許多軍工企業沒有並入任何一家集團公司,因此實際上無法準確地說出中國國防工業的真實規模到底有多大,從業人員到底有多少。大概估計,終端產品組裝企業約有300家,軍工企業總共多達數千家,從業人員數百萬人。

  中國軍工企業生產大量民用產品,通常都是科技含量相當高的產品,而且對外出口供應,和平時期能夠保證整個公司贏利,而在受到威脅或者爆發戰爭的時期,可以迅速轉變生產模式,只生產軍用產品,能在幾個月內使軍品生產規模增加3-10倍。另外,集團公司內部軍用和民用產品聯合生產,還能通過技術交流提高所有產品的質量。中國軍工企業數量眾多,地理分布極其廣泛,大大提高了戰爭一旦爆發後的軍工生產穩固性。可以說,中國軍工企業的數量能和美國或俄羅斯軍隊現有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數量大體相當。中國60-70年代在國土縱深地區建設的三線國防企業已經在改革期間基本上全部轉產或停產,但是現在又恢復了在遠離沿海的內陸地區建設軍工企業的過程,這可以用國家西部大開發的總體政策來解釋,同時也能看到中國努力實現新經濟設施遠離沿海地區的意圖,畢竟那裡更容易遭受美國海基和空基巡航導彈的打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