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城鎮就業情況回顧與未來發展形勢分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6 15:30:19  


  作者﹕ 蔣明桓  寧波  投資分析

  當前,城鎮化已成為我國未來十年左右發展的最重要驅動力之一,而實現有效就業是城鎮化的重要前提和極重要目標。為此,對我國建國以來城鎮就業情況進行回顧並且對未來發展形勢進行分析是很有意義的。

  一、建國以來我國城鎮就業情況回顧 

  建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城鎮就業矛盾也開始抬頭,工業化成為解決就業的重要手段。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就是在此背景下急於求成的表現,並導致城鎮就業情況非理性的過度高漲。

  隨後,因經濟工作不尊重規律,加之自然災害,城鎮就業情況形勢一路惡化,到三年恢復期結束的1964年才基本有所企穩。此後,隨著當時城市就業矛盾向農村輸出思路與措施的不斷深化,城鎮外遷人口不斷增加,城鎮就業情況逐步好轉,但國內外經濟形勢不理想的大背景下,最終由知青返城潮觸發下而結束。某種角度上說,“上山下鄉”運動伴隨全過程,“老三屆”是此波人口外遷的主力。

  1978年起,隨著返城人員不斷增加,大體1994年前,經濟發展波動較大,城鎮化推進相對緩慢,由此就業矛盾開始體現。例如, “六四”政治風波發生的背景有就業情況不理想的因素,這說明就業形勢是容易觸發政治不穩定的重要因素。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我國依賴外需消化過剩產能拉動經濟實現經濟增長解決就業的模式也走到盡頭。與“上山下鄉”運行所形成的中國勞動力人口大規模區域間轉移相比較,統計分析表明,大體2009年±1期間開始,以從中西部農村地區流向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民工為代表性人群,沿海發達地區勞動力人口向中西部城市(特別是小城鎮)轉移所形成的新勞動力人口大規模區域性遷移正在進行中,持續時間估計10-15年左右後開始下降。這期間,就業壓力估計較大可能將從沿海地區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城鎮轉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