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槍支氾濫扭曲社會 美國政策需改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9 01:03:57  


14日槍擊案發生後,奧巴馬含淚發表全國電視講話。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在震動全美的康涅狄格州校園槍擊慘案發生之後,每一位公民都在向政府要一個交代。美國似乎在一個個槍擊案中蹣跚邁步——本年幾乎每月都有一次槍擊案,相對於其他受過高等教育和較為富裕的社會來說,美國的槍支泛濫導致的後果極端嚴重,而當下的美國正急需治病良藥。

  《評論匯編》(Project Syndicate)雜誌網站17日刊登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主任、經濟學教授的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D. Sachs)的分析文章稱,其他國家早已行動,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曾發生影響惡劣的槍擊慘案。在1996年一個極其可怕的屠殺案之後,新上任的澳總理約翰•霍華德表示“已經受夠了”,並推行槍支法改革,槍支所有人許可證發放被收緊,剩餘的槍支要按照全國統一的標準加以登記。 

  即便在當前,澳大利亞的槍支許可證申請程序依舊非常嚴格,其登記和審批過程可能超過一年。霍華德政府還提出“回購”政策,回收並銷毀了超過100萬件武器,相當於是全澳儲備的1/3。

  文章稱,這一政策卓有成效。雖然暴力犯罪並未在澳洲絕跡,但謀殺案數量已顯著降低,而且1996年之後再無導致3人或超過3人死亡的槍擊事件發生。在這一政策推出之前,澳大利亞18年間發生過13起大型槍擊事件。

  然而,縱使本年發生過多起大型槍擊事件,美國仍然拒絕行動。在康涅狄格校園槍擊案之前,美國今年已經發生了三起重大槍擊事件,它們分別發生於7月20日的丹佛市一間電影院,8月5日的密歇根州橡樹溪市錫克廟(Sikh Temple)和12月11日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附近一購物中心。但是,美國的槍支游說力量依舊強大,一些政客害怕與他們抗衡。鑒於2011年國會女議員布里埃爾•吉福茲的遭遇(注:被持槍者射中頭部但搶救及時最後康復),也許政客們自己都擔心會性命不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