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塞克斯頓,“夢想著罪惡”的女詩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4 09:31:33  


安妮·塞克斯頓(1928——1974)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美國自白派詩人。生於馬薩諸塞州紐敦城一中上層階級家庭,曾做過時裝模特兒,在加蘭初級大學讀了一年即退學,後與西爾維亞.普拉斯、喬治.斯坦倍克同在波士頓大學洛威爾詩歌研究班就讀,受教於W.D.斯諾德格拉斯。1961年至1963年她是賴德克利夫學院津貼生。1960年發表處女作《走向瘋人院又半路退回》,之後連續出版七部詩集,還與馬克欣.甘寧合著了三部兒童文學作品。
 
  曾獲美國文學藝術院、賴德克利夫學院、福特基金會獎等多種獎項,1967年獲普利策獎。1968年成為倫敦英國皇家文學協會會。
 
  塞克斯頓、西爾維亞.普拉斯、約翰.伯裡曼、羅伯特.洛威爾均是美國自白派詩人,這是一個重要的後現代主義詩歌流派。
 
  本世紀50年代的美國詩壇,受T.S.愛略特學院派詩風及“非個人化”原則的新批評理論影響日甚。其間,以金斯堡為首的“垮掉派”詩人們率先在舊金山另起爐灶,舉旗稱派。那時,“自白派”的始作俑者羅伯特.洛威爾已經感到他耗盡所受教育所能寫出的東西已近途窮,經過痛苦反思與周折,他毅然轉向與美國詩歌傳統相反的方向——將文化的矛盾轉入個人的矛盾,面對“瘋狂的王國”,坦白傾訴個性的喪失。“詩行不再是套著典故的俗套,參注處多得笨重不堪,而是一種新的創造和發現,其節奏在於每一特殊經驗或情感的內在表達……”(丹尼爾.霍夫曼:《詩歌:現代主義之後》)。
 
  在塞克斯頓一系列詩集,包括《我的可愛的孩子們》(1962)、《生或死》(1966)、獲普利策獎的《愛情詩》(1969)、《愚蠢之書》(1972)、《死亡日記》(1974)等中,以毫無羞澀而泰然自若的,幾乎是令人難為情的直率對人生種種經歷作著比她同時代詩人更多的自白。她寫精神錯亂、死亡、家庭解體、信仰矛盾以及性裸露、月經、流產、手淫、亂倫、通奸、吸毒這些詩歌“不宜”的題材,從而引起很多人對她進行抨擊,但也有人讚揚她的大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