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美移軸亞太歐洲沾光?心有餘力不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2 01:09:23  


  中評社香港1月12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覺得自己失去美國寵愛長達4年的歐洲,終於有了些值得歡呼的東西。小布什時期的分而治之時代結束後,奧巴馬把美國轉變成為一個“太平洋大國”。美總統宣布移軸亞洲之後嚎啕大哭的歐洲應該怎麼辦呢?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日刊登資深記者菲利普.斯蒂芬森(Philip Stephens)的分析文章稱:其實,歐洲現在有了更強大的朋友。

  該文章首先評論奧巴馬第二任期內的內閣人事變動,認為奧巴馬提名克里為國務卿、哈格爾為新防長,這兩人若最後成功上任將對歐洲大有裨益。他們是血液中流淌著“大西洋主義”的一代,其全球視角受到冷戰時期與歐洲一道共同作戰的巨大影響。

  他們均是北約和歐盟的堅定支持者,是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Munich Conference on Security Policy)的中堅分子。哈格爾還曾是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一個致力於維持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華盛頓智囊——的主席。

  文章還表示,對於那些害怕深陷債務危機就注定被地緣政治邊緣化的人來說,其實還有好消息。白宮希望恢復長期受阻的跨大西洋自貿區對話。雖然美國官員指出歐洲需要為此付出更多責任,但歐洲依舊是美國最堅實的盟友、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如何更好地注入活力、更好地刺激急需的經濟增長,遠比監管機構和官僚部門起內訌、阻礙貿易和投資活動要更為重要。

  誠然,華府新風凸顯了橫橫亙在歐洲領導人面前的問題。

  文章說,美國務院一官員本周公開表示,奧巴馬總統的幕僚們私下一直覺得英國首相卡梅隆討論脫歐的全民公投實在愚蠢至極。只要美歐特殊關係仍然存在,(主張加強西歐與北美各國特別是北約各國間合作的)大西洋主義就不會被(主張歐洲各國在政治上、經濟上聯合)歐洲主義的替代。“英國退出歐洲(Brexit: Britain Exit)”肯定會減弱英國在華盛頓的聲音。 

  文章稱,作為功勳卓越的老兵,克里和哈格爾都支持用對話解決矛盾,認為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武力。他們認為盟友是美國實力的一部分,而非對美實力的約束。但他們也並不軟弱,他們更加清楚地知道一個大國應該在想明白如何結束戰爭之前才能發動戰爭。血腥且代價高昂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說明了這一切。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