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看待“因焦裕祿而倒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9 18:18:41  


  7名孩子因大火殞命,蘭考當地官員面對媒體的質疑說道,“倒黴就倒黴在焦裕祿,因為他,蘭考很出名,大家都盯著,都在對比”。

  現在的官員也是不憚於說出真心話和“大實話”了,前有官老爺質問記者,“是為黨說話還是為老百姓說話”;後有官大人發飈,“局長很不值錢是不是?你隨便的群眾就打我電話”。直至脫口而出,將黨的好幹部焦裕祿也視做“負資產”,惹得新華社在微博上拍案而起,“豈有此理!”還是道哥有先見之明,七年前就在《瘋狂的石頭》裡替大家把想說的話說了:素質,注意你的素質。

  大火之後,反思多多,“倒黴說”的反思也是一種反思,那就是沒有任何反思。在我們看來,當地幹部愧對焦裕祿。但有些人壓根兒就沒這覺悟,覺得焦裕祿愧對自己才是,名氣沒帶來多少招商引資,卻帶來沒完沒了高標準嚴要求的監督,恨不得對記者喊上一嗓子,你才是焦裕祿,你們全家都是焦裕祿。

  我們期待有更多的焦裕祿式的好幹部,如果有的官員不想當或做不到焦裕祿式的好幹部,那麼就要由制度來保證硬約束,來保證即使你不是優秀的幹部,也至少是一個合格的幹部,看見棄嬰心會痛,看見袁厲害會自責,職責失位會糾正,做不到感動老百姓,至少要對得起納稅人。道德感召允許失效,但制度約束失效不起。

  但凡秩序的管理,無非規範和典範兩種,前者是紀律,是常識,是底線,是法律,後者是榜樣,是典型,是各種“感動中國”和“道德模範”。焦裕祿毫無疑問是正能量,但正能量是軟約束,對於有些官員,這是敬而遠之的神龕,口可惠而實不用至。模範樹得再多,終還需要踏踏實實地在人民監督政府的制度建設上有所建樹,終還需要依靠規範在約束官員的行為。不求幹部盡善盡美,但求幹部無愧於心。因此,有別於典範,規範要求官員達到的層次,是君子,而非聖人,君子可期,聖人不可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