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內政多地雷 奧巴馬主攻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7 10:37:20  


  中評社台北1月27日電/四年前,面對次級房貸風暴重創金融業、匹茲堡汽車廠幾乎奄奄一息,以及中東戰爭陷入長期泥淖等挑戰,在零下九度的凜冽寒風中,將近兩百萬群眾以高度熱情跟奧巴馬共同見證了歷史性一刻:他不僅是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任內必須解決的挑戰之大,或許也只有林肯和小羅斯福兩位前任可比擬。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在第一次就職演說當中,奧巴馬一方面以“危機”為主題,更宣示將致力推動國內財富分配的平均化、逐步從伊拉克與阿富汗撤軍、積極與穆斯林世界對話,同時聯合世界各國共同對抗地球暖化的挑戰。從某個角度看來,奧巴馬儘管口氣慷慨激昂,目標看來也頗具前瞻性,但與前任政府切割對比的意義其實更明顯:無論過度偏袒富人、將國家拉進戰爭並激起文明衝突,或拒簽京都議定書等,哪件不是小布什的政策特徵?重點是,時隔四年,奧巴馬又帶來了些甚麼? 

  四年後,奧巴馬成功連任。他在芝加哥對支持者說:“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夠住在一個沒有債務負擔的美國,不會受到不平等削弱、不會受到氣候暖化的毀滅性威脅”,這番話,豈非意味奧巴馬的第一個任期一事無成? 

  美國的債務在他任內從十億飆升至十六億美元,國債總額與道瓊工業指數在四年內同時勁揚近六成,既充分顯示財富分配的高度不均,也暗示經濟發展出現了濃厚的投機性;在去年的氣候變遷會中,不僅日本與加拿大等美國重要盟邦選擇退出京都議定書,美國政府批准該協議也依舊遙遙無期,就算奧巴馬在新就職演說中強調對抗暖化的重要,但地球暖化的前景勢必只會更形嚴峻。 

  可以這麼說,在奧巴馬這屆任期的前方,依舊是各種深不見底的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已獲提名擔任中情局長的前反恐顧問布瑞南,或國務卿與國防部長被提名人凱瑞與海格爾等人,都具有“準鷹派”背景,正如奧巴馬在就職演說中大聲疾呼的,美國將繼續擔任其堅強盟邦的舵手,並伸展其力量以處理國外的危機,以便建構一個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和平世界,至於支持從亞洲到非洲、從美洲到中東的民主政權,則是政策重心所在;顯而易見地,外交應是他新任期的著力焦點。 

  其中,亞洲問題當然是重中之重。奧巴馬不但在四年前宣示就職後隨即造訪亞洲,更引導美國積極地從“重返亞洲”升級至“鎖定亞洲”政策,日前甫當選連任便又成為史上首位到訪緬甸的美國總統,維持以亞洲為外交樞紐的戰略方針不言可喻。尤其在中日紛爭不止的情況下,一邊是美國最主要的盟友之一,另一邊則是其潛在的霸權競爭者,再加上兩者合起來擁有美國債權將近兩成,可以這麼說,任何發展走向對美國而言都有可觀的影響。 

  不過,無論奧巴馬想做什麼,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國內。除了財政懸崖問題已充分顯現其霸權的力有未逮,隨著美國政治愈來愈兩極化的走勢,債務上限不僅成為兩黨惡鬥下大規模的財政毀滅武器,更因而顯現出一個沒有共識、無法團結的國家,注定甚麼事都辦不成;這也是奧巴馬在演說一開始數度疾呼“同心協力”(together),其後又用了超過七成篇幅,繞口令似地反覆重申美國歷史與立國精神,並要求人民團結一致的緣故。 

  話雖如此,想做到恐怕是難上加難。更甚者,一個總統制國家無法避免的宿命是,一旦進入第二個任期,元首的終極目標都不在處理國政,而是建構自己的“歷史定位”,即便兩者其實息息相關,卻也並非不能被切割處理。進一步來說,所謂定位未必一定得是種具體的正面形象,只要引導人民聚焦在正面部分就可以了,可以想見,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至少還有餘力在外交面“作多”、扮演霸主;所以,即使奧巴馬應該對付的問題其實是內政和財政,但外交事務顯然還是會成為他的施政重心。至於真正的危機,那就再留給下一任總統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