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周小川3月卸任央行行長 被稱最難搞懂行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04 22:14:47  


 
  十幾年前,國家部委大批引入海歸還比較少。但當時的證監會隨便掰掰手指頭就能數出高西慶、史美倫、汪建熙等一大批有海歸背景的官員。

  在他任內,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跨出一大步。證監會開始密集研究國際證券市場的經驗,華爾街、芝加哥期交所頻頻看到中國證監系統人員的面孔。證券市場引進國際會計準則也是從那時開始。2003年,QFII正式進駐中國股市。鮮有人知,在此之前,整個團隊已作了大量鋪墊。

  也是在其任內,國有股減持的思路第一次開始付諸實踐,儘管由於環境條件不成熟被擱置,但為之後轟轟烈烈的股權分置改革打下了基礎。

  周小川有一句名言:“證監會應該當好裁判員,不偏向、不下場”。他努力促使證券市場回歸市場化本義,整肅市場秩序。在他任內,證監會出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變“審批制”為“核准制”、出台“退市令”、對操縱股價的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在2002年12月5日的一個論壇上,即將離任證監會主席的周小川做了題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組織結構》的演講,系統地闡述了他一貫的市場化的觀點。他說:“市場機制能夠調節的,就讓市場去調節,解除管制也就成為必然的趨勢。證監會取消了32項行政審批事項,就是解除管制的重要體現。”“我們將會給市場機構和自律性組織更多的空間,讓他們發展和創新。”這是他對主政證監會思路的一次總結。

  證監會主席向來是坐在“火山口”上。儘管他的努力奠定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幾塊基石,但也因為B股開放套牢內地投資者、國有股減持激起流通股東反對這兩次“滑鐵盧”,引來“改革脫離證券市場發展現狀和承受能力”、“股市殺手”等批評和質疑。

  也有人說,作為證監會主席,周小川的“運氣”不太好。趕上股指衝高下行,市場趨冷。還有一個遺憾是,早在他任內,深交所已經開始籌備創業板,從2000年8月到12月忙活了5個月,卻因種種原因未成行。創業板就此擱置近十年。

  儘管如此,美國《商業周刊》在2001年卻將他評為“決策者之星”,理由是“他使得中國的證券市場越來越像美國的華爾街而非賭城拉斯韋加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