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獨居病癱乏照顧 港人北上養老多吃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18 10:11:35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文匯報報道,“老有所養”,是社會文明度的一個衡量值,而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養老更是極重要的一件事。多年以來,為了生活質量,許多香港長者選擇了北上養老,他們之中,有一些積蓄尚豐,可以衣食無憂;而另一些,則面臨著晚景淒涼的難言之苦。文匯報記者日前隨廣州新家園社會服務中心,探訪了在廣州居住的多位香港長者,見到聽到許多令人唏噓的故事。 

  83歲的譚伯,年輕時在香港多家酒樓裡當幫廚,略有積蓄。為退休著想,他之前在廣州花都買了一間屋。惜不幸中風,他現被送入香港的護老院。 

  老無所依 獨居廣州 

  “那裡服務很不好,吃的不好,常常把我綁住,所以我自己逃出來。”由於已經有些老人癡呆,譚伯的意識時好時壞。他告訴社工,非常不喜歡香港護老院的生活,於是幾個月前自己回到廣州花都居住。 

  因為早年的積蓄不多,加之生活已不能自理,耄耋之年的譚伯只好聽天由命。幸而有位鄰居也是香港人,常常給他送飯端茶,抽時間來照料他。 

  “譚伯已經無法自理,常常在家跌到頭破血流,有一次爬到門口喊救命,被我發現。”照顧了他幾個月後,這位好心的鄰居也感到吃力,“我自己要打理店舖,實在沒有精力每日照料,只好幫他聯絡了社工”。 

  當廣州新家園服務中心的社工上門時,老人的屋子裡已經是骯髒發臭。 

  已逾90高齡的銀燕,曾是一名自梳女。十幾歲時,她就在香港做家傭,賺來的錢大都用來補貼內地的親戚。由於患上老人癡呆和中風等疾病,現在她只有雙眼能夠活動,記者見到她時,她正躺在廣州海珠區一家醫院的病床上。稍稍讓人覺得欣慰的是,銀燕在內地的侄子黃兆勇伺候在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