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安倍的二人轉:表面冷淡 內里結碩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6 09:16:03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最近在很多中國媒體上看到安倍晉三訪美如何遭受冷遇雲雲,頗有幸災樂禍的味道。其實美日兩國元首這次低調的幽會是內藏錦繡,碩果累累。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中國商務部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吳迪的分析文章稱,首先,安倍晉三此行最大的一個收穫,無疑是為其“以鄰為壑”的經濟復興計劃“安倍經濟學”(Abenomics)贏得了美國的支持或者說是默許。自去年11月中以來,日元對美元、歐元和其他主要貨幣,已經有了相當大幅度的貶值,不少國家都在指責日本企圖挑起全球貨幣戰爭。曾幾何時,奧巴馬因為匯率競爭的問題對中國大興問罪之師,如今對日本卻沉默不語了。這份默契對安倍而言何其珍貴。

  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講話中,安倍把“安倍經濟學”形象的概括為三支箭:第一支箭,激進的貨幣政策甚至是無限量的量化寬鬆;第二支箭,把財政支出加大到足夠產生2%的經濟增長率和60萬個就業崗位;第三支箭,通過拉動通脹來促進消費和投資。言下之意就是貨幣還得超發,日元還得貶值,一直到經濟起死回生為止。這樣一來,給同樣寄望于貨幣貶值刺激出口來拉動經濟的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帶來的壓力就不小。沒有美國的支持,安倍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復興大計恐怕無法善始善終。

  美國和日本曾經是貨幣戰爭的老對手,如今能夠一笑泯千仇,全賴于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強大戰略對手——中國。在亞太地區,中國對兩國最大的威脅體現在兩方面:經濟實力和地緣政治。

  文章表示,在經濟上,作為亞洲供應鏈經濟中心,中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美國在亞太經濟的版圖中將不可避免地被邊緣化。根據東南亞國家聯盟(亞細安)的數據,2000年到2009年間中國和東盟之間的雙邊貿易總額增長了6倍,達到了1930億美元,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國。與此同時,中國占東盟貿易總額的比率從4%上升到了11.3%,而美國占東盟貿易總額的比率卻從15%下降到了10.6%。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建立之後,中國對東盟經濟的推動作用更加明顯。在2010年至2012年間,東盟和中國的貿易總額從2928億美元增至4009億美元,增幅36.9%,中國連續三年成為東盟最大的出口市場。在未來兩到三年裡,東盟有望超越美國和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美對中日戰爭期望值升高

  在地緣政治上,中國的海洋大國意識正在覺醒,這嚴重威脅到了傳統的海洋國家日本和以美國為主導的亞太地區力量均衡。最近在《外交政策》和《經濟學人》雜誌上看到兩篇文章:“中日海戰”和“戰爭的鼓聲”,由此可見歐美的政治精英階層,對中日戰爭的期望值已經越來越高。

  無獨有偶,頗具影響力的美國民主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最近致奧巴馬總統的外交政策建議簡報《大賭注與黑天鵝》(Big Bets and Black Swans)中,也鄭重其事地提出奧巴馬第二個任期內,可能要遇到來自中國的最大一個挑戰,就是圍繞南中國海和釣魚島展開的戰爭,而且戰爭會使中國社會發生劇烈的動蕩,並建議白宮早做鋪墊和準備。

  而安倍晉三在訪美過程中透過《華盛頓郵報》採訪,也試圖努力地增加這種恐慌。他聲稱中國為了維持政局穩定並轉移國內矛盾,會不惜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把問題搞大。中國的地緣特徵決定了其早晚要成為一個海洋強國,面對這樣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美日沒有選擇去包容和適應,而是一起抱著“中國威脅論”互相取暖並遏制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