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毅夫:後發優勢支撐中國長期高速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7 18:23:54  


林毅夫認為關鍵在於後發優勢所帶來的發展潛力 (中評社 單寧攝)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單寧 梁棟)7日上午,主題為“政協委員談推進科學發展”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記者會在梅迪亞中心舉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闡述了自己之前談到的中國8%經濟增長的潛力還有20年這一說法的看法,認為歷史上的不少經濟體都實現了這樣長的一個時期的增長,因此中國若是能夠克服困難挖掘出後發優勢的潛力,也是能實現這樣一個長時期的高速增長的。


  林毅夫指出,經濟的增長靠的是勞動生產率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勞動生產率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是技術不斷創新,產業不斷升級換代,這不管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是一樣的。從歷史研究來看,西方發達國家在十八世紀以前,經濟增長速度是非常慢的,他們平均每年人均收入的增長只有0.05%,要1400年的時間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從十八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中葉這100年的時間,經濟增長速度突然間增加了20倍,人均收入的增長從每年只有0.05%躍升為每年1%,人均收入增長翻一番所需要的時間從1400年降低到70年。從十九世紀中葉到現在100多年的時間,他們經濟增長的速度又翻了一番,人均收入增長所需要的時間從75年降為35年。

  那麼為什麼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產生這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林毅夫說到,這是因為在十八世紀中葉的時候出現了工業革命。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造成它們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對發達國家來講,技術創新跟產業升級非常重要,對發展中國家來講,同樣的技術創新跟產業升級是驅動一個國家長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但是發展中國家跟發達國家比較起來有一個優勢,叫做後發優勢。我前面談到發達國家過去這100年來,平均每年的人均收入增長是2%,加上人口增長1個百分點,所以他們平均經濟增長率大概是3%。但是發展中經濟體,如果懂得利用在技術創新跟產業升級上的後發優勢,那麼可以一倍於或者兩倍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速度來發展,而且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從統計資料來看,林毅夫進而指出,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13個經濟體每年經濟增長達到7個百分點或是更高,維持了25年或是更長。改革開放以後,我們變成了這13個經濟體當中的一個,這也就是過去30多年,我們每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可以達到9.9%的原因。但是現在往前展望,中國維持這種比較高速的增長到底還有多大潛力呢?那就要看我們的後發優勢還有多大。衡量這個後發優勢的很好指標是,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人均收入水平,這就代表這個國家平均的勞動生產力,反映的是這個國家平均的技術和產業水平。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