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法前外交官:美不願與華衝突 日應認識清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3 21:47:36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退休法國外交官陳有容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指出,自身發展正處在十字路口的日本應認識到,美國並不願意因為日本與中國發生衝突。他指出,日本應正視歷史問題,重新尋找自身定位,否則將不會被地區重新接受。

  文章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22日對美國的訪問,有點讓人感到詫異的地方。安倍自己和日本媒體都宣稱,在日美關係倒退數年後,訪問在強化雙方同盟上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國際媒體,就以美國媒體為例,卻似乎並沒有同感。

  日本人譏笑中國媒體“佯裝”安倍在華盛頓受到冷漠對待。但是,有了安倍原本想於1月訪美的計劃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拒絕的尷尬局面,任何看到雙方在白宮會面情況的人,絕不會沒有注意到奧巴馬明顯的並不怎麼熱情。

  東京高度重視安倍的出訪。然而,同以往日本首相對美國的訪問不同,美國只把訪問規格定位為工作訪問。安倍與奧巴馬會面之後,連一個正式的聯合記者會都沒有,而簡短的公報主要提到經濟課題,例如日本最終加入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並沒有直接提到日本關注的焦點:中國。

  文章指出,整體來說,雙方對彼此在改變中的亞洲地緣政治所準備扮演的角色(和期待對方扮演的角色),似乎有認知上的差異。美國人必須謹慎地同中國打交道,因此對日本新政府的鷹派立場可能帶來的麻煩,似乎有所擔憂。

  一方面,奧巴馬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看到日本在四年裡換了四個首相,因此似乎對安倍能夠擔任首相多久,和是否能夠同他進行認真的討論,態度有所保留。此外,在安倍訪問美國前夕,一份提呈給美國國會的報告指出,來訪的安倍是個“鷹派”人物,他所持有的民族主義和修正主義立場,可能觸怒日本鄰國,讓已經一觸即發的東北亞局面更加動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