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專家:中國產業升級關鍵在理順政府市場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2 15:07:07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產業升級,一個聽上去很難讓人產生具象思維的詞,背後卻是中國產業的尷尬現狀和未來命運。

  我們看到了“代工之王”富士康給蘋果公司“打工”,但卻不知富士康只是賺取了1%的加工費;

  我們看到了80%收入來源於利息差的銀行業輕鬆實現20%以上的收益率,但卻常常忽略大多數工業企業的淨資產利潤率僅為5%;

  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出口企業紛紛擴大海外規模,但卻發現他們常常因為貿易夥伴所設定的技術壁壘而產生的巨額損失;

  我們看到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巨頭紛紛通過海外併購等途徑提升競爭力,但卻常常忽略中國企業的併購依然是在核心配套件方面處於第二梯隊、甚至第三梯隊;

  我們看到了相關部門為了扭轉這些局面相繼出台了發展政策,但不可否認,國內企業在產業轉型上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時,在面對本輪以降低成本為特點的全球化分工日趨細化的環境下並不能出現令自己滿意的改變。

  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於是,中國的企業日漸疏離實業,紛紛進入資源和金融領域,但民營企業在並無優勢的前提下不斷地被擠出,尤其在金融危機和2010年後,於是,由內而外的,市場再一次發出了對中國產業升級的呼聲。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下稱“國經中心”)秘書長魏建國看來,“現在是中國產業升級的最好時期,如果沒有把握好這個時機,就無法支撐中國經濟繼續深入發展,無法支撐實現中國夢。”

  近期,由國經中心與中國領先的推動產業升級機構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夏幸福”,600340.SH)聯手打造的《中國產業升級報告》(下稱《報告》),歷時半年多時間終於完成。不同於一些“只提出現象”的報告,課題組重點對6個新興產業領域的發展狀況、主要問題、影響因素以及思路途徑等做了深入探析。

  在《報告》形成過程中,國經中心在政策理解、宏觀經濟分析、全球經驗解析等方面的所長,與華夏幸福基業在10多年的產業升級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產業規劃能力、產業促進能力充分結合,雙方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最終形成的《報告》,對中國產業升級的發展路徑和實踐經驗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

  “我們的目標不是喊一些簡單的口號,而是有步驟、分階段地提出了具體建議和措施。”魏建國直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