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樓價跌兩成 辣招或會鬆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5 11:51:10  


  中評社香港4月15日電/為遏阻樓價升勢,港府去年至今兩度增收印花稅,強調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言下之意,即措施於“正常時期”就會調整。那麼,樓價跌多少才代表非常時期過去?政府何時才會“退市”?有學者直言,依照政府數據,若現時息率回升至3厘的較正常水平,供樓負擔水平將飆升至68%,而正常水平應該不超過40%。按此計算,樓價要下跌兩成甚至三成以上,政府才會考慮局部放鬆措施力度。

  香港文匯報報道,新一屆政府上台後,至今兩度增收印花稅,去年10月底推出的買家印花稅(BSD)、以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主要針對境外買家及公司名義買家,以及增加投資者入市成本。而今年2月中下旬再推的雙倍印花稅(DSD),顧名思義,將原來的從價印花稅率乘雙倍計算,並且將稅項擴闊至非住宅物業,希望全面性打擊樓市投機氣氛。政府形容上述增收稅項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

  樓價指數須跌至100點 

  長策會成員兼經濟學者關焯照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這一連串壓抑需求措施只是針對現時超高樓價的現實情況而採取,既然是非常措施,一定會有“日落”的時候,估計樓價至少下跌20%以上,即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回落至100點(2011年5月水平),政府才會考慮放鬆措施力度。

  雖然關焯照認為措施終有一天會撤回,但他對措施的推出持正面態度,認為有其必要性。因為按正常息率約3厘計算,市民供樓負擔比率應該不能超過40%,到達50%就已經不合理,但目前的供樓負擔比率卻已達到68%,屬相當危險水平,“高樓價當然有代價”。又認為市場誇大了措施的影響,目前樓價雖然未大幅回落,但跌勢已成,顯示措施有一定成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