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維穩”質量將決定中美誰走得更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9 13:24:11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美國得克薩斯州韋科市17日發生化肥廠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新災難距波士頓恐怖爆炸襲擊僅兩天。此外,美國新破獲了給總統、議員寄“毒信”案件。這些驚悚的消息同時衝擊美國社會,為“9?11”後這十幾年來之罕見。

  環球時報今日刊登社論文章稱,韋科市化肥廠爆炸是否為恐怖襲擊尚待認定,這幾件事之間是否有什麼聯繫一時也說不清楚。但它們的同時爆發已經編織了政治上的整體性。這些事件必然打擊美國社會近年逐漸恢復的安全感,給國家的政策制定帶來困惑。

  在任何國家,公共安全都是社會和諧的根。社會的所有正常追求都是以它為底線的,社會的各種情緒和缺陷轉化成破壞力,也通常拿公共安全開刀。因此安全不會是社會期待的上限,但沒有一個國家會用它換取社會的其他福利。

  美式“維穩”的投入大概是全世界最高的。“9?11”之後美國為了保障本土安全悍然發動兩場對外戰爭,死了幾千士兵,傷數萬人,但收益十分粗糙。美國還專門成立國土安全部,強行通過涉嫌侵犯公民隱私權的安全法案。只要有一點風聲或蛛絲馬跡,美國立刻進行大範圍的反恐防範,這些年不知有過多少“狼來了”的虛驚。

  但即使這樣,波士頓恐怖爆炸案還是發生了,它改變了美國人對17日化肥廠爆炸和“毒信”事件的認識環境。很難說美國這些年的“維穩”是否做過了頭,或者是搞錯了方向,我們唯一現在就能確定的是,美國政府對國內安全和穩定給予了最高重視,它在追求“萬無一失”,但做到它卻很難。

  這讓我們想到中國的“維穩”,它與美式“維穩”的有些角度是一樣的,如國內反恐。有些不太一樣,如美國發動“錯誤戰爭”,中國一些地方搞了備受爭議的攔截上訪。兩國都想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都有成就,也都招來一些批評。

  現在經常有人拿中美兩國對比,認為兩國將在本世紀“全面競爭”。中美在國際舞台上的任何齟齬和摩擦,都被用來解釋這兩大力量的互不相讓。

  如果說中美“全面競爭”是真的,那麼兩國真正的競技場也並非一個彼此廝打的擂台。中美今後真正要比的是各自解決國內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國際政治中“一城一池”的得失。後者只是籌碼的得失,並不損害中美各自的核心競爭力。

  一國的國內問題多了,尤其是暴力衝突多了,國家的自信就會損失。美國連續發生破壞安全的事件,社會的安全感必遭重創,而安全感是公自信的核心。美國的政治分化和社會分化都已經很嚴重,一些意外的催化都可能導致更不確定的社會轉彎。

  中美都發生過反社會的個人恐怖主義,消除它們的根源對兩國來說都不容易。以往美國社會受到中國互聯網活躍人士的一些美化,現在看來,美國內外矛盾“集中爆發”的勢頭同樣很嚴峻。

  但中美同其他國家相比,總體上都還算比較安全的國家,同時各自的問題也都很突出。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方面,中國所面臨的挑戰要比美國更為嚴峻。

  然而中國這些年對內部問題的揭露和批評帶來很大衝擊力,全社會在逐漸形成解決問題的共同體。中國社會的反思願望、對調集資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都處在上升態勢,而美國的惰性相對更明顯。這或許會為中國贏得一些優勢。

  解決國內問題的競爭首先是經濟實力競爭,同時也是社會耐受力和凝聚力的競爭。中美要比持續發展的能力,更要比遇到問題而“不亂”的能力。走得快是強者,走得穩和走得遠更是強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