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微信”變“危信”,誰來負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5 11:26:34  


  作者:李若溪(廣西南寧 學生)

  手機微信作為一種新型的聊天工具便利了人們之間的聯繫,但同時,也被一些年輕人玩出了危險,使得微信變成了“危信”,由微信而引發的各種犯罪案件越來越多,包括詐騙、盜竊、敲詐勒索等等。而這一系列的犯罪案件的實施都離開“微信的幫助”。

  2011年1月21日,由騰訊公司開發的、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件——微信橫空出世。至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發展,微信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已發展成為一個超過三億用戶使用的手機應用,方便了人們的通信,“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但是,由於微信受追捧程度走高,近年來,越來越成為犯罪分子所“青睞”的實施犯罪的“幫手”和工具。正如新聞報道中“‘富二代’微信相約,拍下裸照敲詐,女受害人不僅失身且失財”等各種利用微信進行的犯罪案件,不僅僅是在南寧,在全國各地都時有發生。因此,許多人調侃說微信變成了“危信”。

  所以當下,微信不僅是用戶們所關注使用的對象,也成為了社會各界包括司法界、媒體、學者專家等共同關注研究的對象。

  究其原因,在微信變“危信”的這個過程中,那些惡意使用微信進行犯罪的犯罪分子絕對是起了最重大的“促進作用”。從犯罪分子方面來看,犯罪分子們帶有不良目的使用微信的“搖一搖”(即能找到跟你同一時刻搖晃手機的人,如彼此願意,就能加為好友互相聊天,並顯示對方的簽名、相册等個人信息)、“附近的人”(通過手機定位,能搜索到距離1000米以內使用微信的人)、“漂流瓶”(只要扔一“飄流瓶”對方接收,就可隨緣交友)等功能,尋找可實施犯罪的對象並精心布置實施犯罪的行為,毋庸置疑是污染微信正常通信交友環境的最大危害。犯罪分子大多是男性,生理需求和金錢需求的願望往往大於女性,特別是現實中無穩定工作、情感和家庭生活不順利的男性對使用微信進行犯罪的可能性更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