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重心轉亞洲 中國問題盲區是敗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8 14:28:24  


 
  2.大國關係取得進展 得分:6╱10

美國在主動接觸緬甸和越南方面已經做出了重要努力,但是在亞太地區,“新興大國”主要是指印度和印尼。這兩個國家傳統上是不結盟的,而且也從未表現出投入美國懷抱的姿態。赫胥黎說:“對於大多數亞洲國家,包括印度和印尼在內,它們的出發點是寧可沒有安全上的夥伴。”

  不過美國與這兩個國家的關係都在取得進展。

  3.對華關係喜憂參半 得分:5╱10

奧巴馬政府希望重心轉移戰略能夠包含改善與中國的關係,然而這一戰略恰恰是最讓中國惱怒的。北京在其新發表的國防白皮書中再次批評了美國的戰略調整,稱這種做法正在使地區形勢變得“更加緊張”。

  不過,中國現在已經有時間來評估美國的政策,並認識到該政策的軍事因素並沒有那麼深遠的影響。蘭德公司的哈羅德估計,中國將會逐漸承認美國的重心轉移不是完全為了遏制中國崛起。

  摩擦之處將不可避免地存在,例如網絡問題和貨幣匯率問題。但是有關重心轉移戰略的一個顯而易見、但卻總是被迴避的問題是,中美兩國在太多的領域仍然互為競爭對手。美國對亞太地區的設想與中國的想法完全沒有共同之處。赫胥黎說:“我的印象是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尤其在下大力氣發展與解放軍的友好關係,但接下來問題再一次回到了那個矛盾上面:太平洋司令部的力量結構正在得到增強,美軍正在亞太地區展開調整——於是問題必然是美國把什麼當作制衡的對象?”

  因此,儘管美國當然可以與中國形成一種更好的工作關係,但其重心轉移政策的本質或許排除了華盛頓尋求的那種建設性關係的可能。

  4.提升地區制度地位 得分:9╱10 奧巴馬政府的觀點認為,強有力的制度將支持人們所希望的穩定的地區秩序,東盟(ASEAN)和東亞峰會(EAS)就是美國政府正在投入精力的兩個地區制度。

  在這個領域裡,美國所做的事情大多是正確的。美國派出了駐東盟的大使,並承諾派高級代表團出席地區峰會,特別是美國總統還出席了東亞峰會。哈羅德說:“這是通過親自現身來提高它們的地位。”

  中國也對這兩個地區性制度給予了密切的關注,但是中國“分而治之”的策略已經在東盟內部造成了衝突,因而未能提升其地位。這使得美國的參與帶上了-種受人喜歡的光環。但與此同時,美國強化亞太地區無力的制度體系的能力將始終是非常有限的。赫胥黎指出:“人們廣泛認為東盟的成敗將取決於其自身的努力。除了認真對待以外,局外人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