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羅致政:民進黨中委會定位有待觀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0 12:11:43  


羅致政。(中評社 李文輝攝)
  中評社台北5月10日電(記者 李文輝)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東吳大學副教授羅致政,今天在新北市議會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定位有待觀察,第一次會議上,有不同意見並陳是好事,他並附和蔡英文說法,要納入非“直轄市”地方首長等實務界公職青壯派職代表進入中委會。

  羅致政指出,談到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一個是回到定位是什麼?到底是決策單位、還是諮詢單位,根據目前中委會組織章程,決議要送到中常會,成員7到9人,包括中常委、兩“直轄市長”、加上“立法院”總召柯建銘等人,有一半是中常委在裡面,比較像是中常會下面的任務分工,當然也有非中常委,決策的位階有多大?有待觀察,依目前規定兩個月開一次會看來,如果只是意見交換,未來功用還值得觀察,因為畢竟中常會還是每個禮拜開會。

  羅致政說,第二個是,中委會的確是把不同派系、代表都放了進來,至少從昨天第一次討論看得出來,邱義仁對於謝長廷一些說法,有不同意見,他認為這是好的,因為大家如果只是做表演式、沒討論就沒有意義,這個會議讓不同意見在裡面並陳、討論、甚至辯論,如果這樣子,是一個正面發展。

  羅致政強調,第三個,是前黨主席蔡英文會上提到,應該讓青壯派的、或者非直轄縣市首長、雲林、宜蘭等縣市長進來,這是好的方向,讓更多意見進來。現在中委會組成分成兩塊,9個委員加上30幾位學者專家,學者專家有專長沒錯,但從實務角度來講,縣市首長、“立委”、很重要角色,更多青壯派的公職、或是縣市首長參與,會讓會議代表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但是現在是7到9人組成,要回過頭去改這樣的組織章程。

  羅致政因黨職在身,不是諮詢委員,他不知道諮詢委員和委員之間存在什麼關係?要如何運作?這還要觀察,像昨天是找來陳明通教授報告、簡單溝通意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