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奢侈品代工廠利潤薄如紙:3千元包僅賺2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7 12:04:53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關於奢侈品代工廠的種種情況,一直以來都是神秘的話題,近日媒體報道,國外大牌在中國的代工廠利潤奇低,代工一個幾千上萬的包只能賺兩瓶礦泉水錢。

  《經濟參考報》報道,這些奢侈品代工廠哀嘆:“偌大的工廠只是代工鏈條中的一個奴隸!”

  “利潤薄得像一張紙”

  “動輒幾千、上萬的包卻僅僅賺了兩瓶礦泉水的錢,利潤薄得就像一張紙!”東莞慧達手袋廠行政總監張潔達一見到記者就如此坦言。而這幾乎成了許多奢侈品代工廠共同的聲音。

  這家企業代工COACH、PRADA、ARMANI、BURBERRY等七八個品牌,年產160萬-170萬個奢侈品牌包,代工COACH品牌的產量在全球代工廠中名列前十,是國內十大代工企業之一。

  張潔達稱,做奢侈品代工的毛利不會超過10個點,代工企業維持運作下去主要靠走量。比如說,一個售價3000元的COACH包,我們賣給香港貿易公司120元,成本占100元,其中45元為材料成本、20元為人工成本、35元為水電租金等成本,一個包只有20元可賺。這是較好的情況,有時成本控制不好,一個包經常只賺5元人民幣,也就是兩瓶礦泉水的錢。

  “這幾年生意更難做,不僅利潤微薄,世界經濟的持續震蕩使企業受到嚴重衝擊。我們產品百分之百出口到香港,75%到美國,25%到歐洲。近兩三年,美國市場一直不景氣,美國消費者都降低了消費檔次,影響了銷量,從目前情況看,也看不到2013年能有好轉的跡象。歐洲市場反而好一點,但多是遊客帶動的消費。再加上國內招工難,人手少,每個月少接6000個包的單,因人手不足又常出現交貨期晚,只能空運,成本又提高了。”

  在廣州市番禺區一家手袋廠的總經理石達貴看來,能夠保持10%的毛利已是企業控制成本、管理到位的最好結果,如果稍有不慎,10%的毛利肯定是保不住的。

  石達貴分析說,一個奢侈品牌包,廠家以20-30美元結單賣出,市場的最終售價每個手袋會高達400-500美元,這其中,貿易公司起到監管作用,大概拿走10%-20%的利潤,除掉20多個點的稅收後,品牌商分得40%-50%的利潤。品牌商靠品牌名字賺大錢,而且沒有固定比例,品牌名氣越大,分得的利潤比例就越高,但實際上成本甚至不到百分之十。“在奢侈品的產業鏈中,偌大的工廠只是一個可憐的代工奴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