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媒:中印“帳篷對峙”為何沒有鬧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30 10:29:18  


 
  “文官統軍”原則之下,軍隊是國家戰略的工具,文官負責戰略決策時,傾向於從國家整體利益而非軍隊部門利益的出發。中印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大國,軍事衝突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分歧更受文官政府青睞。

  印度邊境警察部隊的指揮權歸內政部,警察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秩序,而國防軍是為了抵禦外敵。4月“帳篷對峙”期間,印度陸軍高層要求獲得拉達克中印邊界地區邊境警察部隊五個營的指揮權,印度內政部則一如既往地拒絕了陸軍的要求。辛格內閣對陸軍鷹派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再次,中印雙方都認同經貿合作是當前兩國關係的大局。2012年雙邊貿易額達660多億美元,2015年將會達到1000億美元。經濟發展需要良好的周邊環境,不管是印巴關係還是中日關係,中印雙方各自都已經面臨地緣政治難題,與四面八方的鄰國製造摩擦,對經濟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中國與印度同是金磚國家集團成員,2013年第五屆金磚國家首腦峰會決定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應急儲備庫等多邊合作機制,這是新興市場國家尋求多邊治理的“試水之舉”,但是只有共識與信任才會真正推進這一機制的發展,中印不願意看到邊界問題成為強化金磚國家合作的障礙。

  最後,中印關係也是全球大國政治的延伸。中印兩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從實力與潛力而言,兩國足以影響亞洲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大國需要有獨立的外交戰略目標與手段,不會甘心成為他國的棋子,同時,還需要大國地位被其他大國認可。此輪“帳篷對峙”及其化解顯露出中印兩國的大國心態。

  在亞太格局大調整的“窗口期”,中印都有自己的抱負,中印交惡不過重演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悲劇而已。在中印陸上邊界對峙的同時,中國與日本在釣魚島的爭端趨於白熱化,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正是在這樣的時機訪問了印度,暗示日印聯手制衡中國。然而,中印邊界對峙很快化解,李克強訪印未受影響。

  印度外長庫爾希德5月訪華期間表示,亞洲世紀不可能單單是印度的世紀,亞洲世紀將屬於印度和中國。同樣,對中國而言,要在亞洲“一枝獨秀”也是不可能的,周邊外交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前提。印度近期又宣布推出美日印三邊聯合軍演,更願意將軍演限於雙邊。美日印三邊海上軍演有明顯針對中國的傾向,也使印度介入太平洋地區面臨與中國的海上競爭,這並不符合印度的整體利益。

  文章最後說,成熟的外交需要中庸與克制。中印兩個文明古國的決策者都已認識到,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資源經營中印關係。“中印大同”可能是一種過高的理想,而“中印一戰”注定是一場噩夢,危機管理和風險管控才是一種真正的現實主義:承認中印之間的矛盾,發掘兩國的共同利益。李克強與辛格最新一輪良性互動的基礎正在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