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中央巡視組通過聽取匯報、列席會議、受理來信來訪、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調閱資料、問卷調查、實地考察、抽查核實領導幹部報告的個人重大事項等手段,能夠及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對黨內進行“政治體檢”。
通常,中央巡視組組長、副組長可以按照規定與被巡視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誡勉談話。在每個省、市、自治區,中央巡視組到來後,副省級以上幹部均要接受談話。
“一個是談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情況;再一個,你的廉政情況,你的家庭、子女、愛人什麼情況都要講。”中紀委原常委祁培文此前接受央視採訪時曾如此表示。
在巡視了解工作結束後,巡視組要寫出巡視報告,並向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匯報,經同意後,它還要在15個工作日內向被巡視地區反饋情況和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而這些地區也要在60個工作日內將整改方案報送巡視工作領導小組,並且自整改方案報送之日起12個月內報送整改情況報告。
過去10年間,包括侯伍杰、徐國健等腐敗案發,最初的線索來源都與巡視工作有關。而今年中央巡視組巡視重心會由“相對全面”回歸其最主要的職能:找線索。為增強效率和針對性,巡視工作也被賦予新的手段——抽查領導幹部報告的個人重大事項。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中央巡視組的本輪巡視將更加注重反腐職能,巡視工作的職能回歸至發現和反映違法違紀線索。
專家建議“微服私訪”
早在1996年,十四屆中紀委六次全會作出“選派部級幹部到地方和部門巡視”部署,中紀委隨後啟動巡視制度,不斷設置巡視組。但直到2009年7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下稱《條例》),巡視終於成為正式制度。同年,原來的“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巡視組”更名為“中央巡視組”。
中央黨校教授林喆告訴記者,巡視制度最大的變化就是完成了到《條例》的轉化,就巡視本身的工作內容來說,為反腐提供線索一直是最為核心的內容,這一點沒有發生過變化。
現在的中央巡視組共設12個巡視組,其中6個地方組、4個企業金融組、2個中央國家機關巡視組。用普通老百姓的眼光看,巡視組就好比欽差大臣,對地方官來說,是重要的制衡。
不過,與什麼都管的欽差大臣不同,當前的巡視組不干預被巡視地區、單位的正常工作,不查辦案件。
尤其是到地方的中央巡視組,他們只對省、自治區、直轄市四套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還有中央要求的其他單位的黨組領導班子及成員進行巡視。《條例》規定,對這群領導幹部,“在每屆任期內開展1至2次”巡視,而地方領導幹部的任期通常是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