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山東九戶鎮現癌症村 鎮裡因污染彌漫死老鼠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4 18:14:57  


 
  1995年《淮河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問世,這是我國中央政府第一次為一個流域水體污染治理制訂法規,說明了當時的形勢已經開始失控。

  2005年4月29日,國家環保總局新聞發布會披露:經國務院批准,淮河流域從即刻起至7月份啟動環境應急預案,以保障枯水期淮河流域群眾的飲水安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啟動環境應急預案。

  2004年7月中旬,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淮河污染現出原形:淮河上游的沙潁河、渦河等支流相繼開閘放水,滔滔黑水,濁浪翻滾,臭氣衝天,在淮河幹流形成了155公里的黑色污染團,刷新了1994年淮河污染團總長70公里的歷史紀錄。污染團中的污染物總量達3.8億噸,使河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標在平時的基礎上增加了7倍。污水團所到之處,一切生物遇毒皆亡。污水匯入洪澤湖,當地養殖業全軍覆沒,魚鱉蝦蟹悉數斃命,水產產量損失3.2億噸,直接經濟損失達3.1億元。

  而那次污染事件促成了豫皖兩省攜手共同治污的先例。造就了《淮河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的問世。

  2006年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了“河南平原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淮河流域)”項目,這是首次進行淮河流域(河南段)無機污染、有機污染綜合調查評價。

  沙潁河、衛河、小洪河的三個污染樣本

  河南省的環境保護其實從1995年就被迫開始了行動。

  全國惟一一枚被河水熏黑的政府標徽,高懸在沈丘縣政府的門楣上,其直接原因就是離沙潁河太近,只有100米。數年後,沈丘縣政府搬遷至新區辦公,舊址現在成了一所學校。

  NGO組織“淮河衛士”負責人霍岱珊親眼見證了淮河污染多年,給流域造成無數的生態災難。

  當地流傳著關於沙潁河槐店大閘的一首民謠:群眾來趕槐店集,走到大閘捂著鼻;大車加油趕快跑,小車慌忙把窗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