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譯:秘密監視 這樣的情報巨獸意義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1 00:43:28  


 
  2010年,《華盛頓郵報》記者在艱難而卓越的調查之後,總結到,“每天,國安局的信息搜集系統會截取並儲存為數17億的電郵、通話以及其它種類的通訊記錄。”

  時至今日,媒體對政府部門主導的秘密監視計劃已經進行了許多報道,而今年6月的斯諾登洩密事件,又為此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真正有新意的還在於,斯諾登此次披露出的是真正的國家安全局機密文件,如假包換。面對如此鐵證,美國政府,包括總統,也覺得有必要出面澄清,至少,也得稍作解釋。

  在許多人眼中,無論舊聞還是新聞,大新聞總是壞新聞,這其中也不乏許多一直以來都能體諒奧巴馬政策的人。“奧巴馬政府現在信譽全無了,”一則《時代週刊》的評論歎挽到。美國前副總統艾爾•戈爾(Al Gore)在推特上感言道,“到底僅僅是我,還是這個毫無節制的秘密監視計劃如此無恥下作?”《國家週刊》(Nation)在頭條宣稱美國現在就是“當代斯塔西國家”(A Modern-Day Stasi State,斯塔西,前東德國家安全部,負責蒐集情報、監聽監視、反情報等業務)。

  與此同時,各界對尼克森(Nixon,美國前總統,因被曝竊聽競爭對手信息,即‘水門事件’,而被迫辭職)與奧威爾(Orwell,英國作家、記者,以辛辣的筆觸諷刺泯滅人性的極權主義社會和追逐權力者而著稱)的引述也大大增多。

  而一直以來反對奧巴馬政策的人也對此表示了同樣非憤怒。拉什•林堡(Rush Limbaugh,美國右翼電台主持人和記者,作家,自由主義運動者)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對美國民眾的窺探行為,”證明了奧巴馬政府的“極權本質”。格林•貝克(Glenn Beck,美國著名網絡電視制片人、媒體名人、廣播台主持人、作家、企業家、以及政治評論員,被譽為是保守派的政治評論家)在推特稱讚“國安局的愛國洩密者”為“真正得英雄”,以及稱其為“我一直在等待的人”。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則稍顯冷靜,認為奧巴馬“將我們憲法中‘任何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查封’視為無物。”

  我們有理由對情報部門的濫權、過度保密與缺乏透明度表示擔憂。但同時我們也有理由去保持冷靜。因為,有個前提適用於迄今為止我們所瞭解到的一切關於國安局的監視計劃,也適用於所有關於它們的陳述與判斷,包括你現在正在讀的這些,那就是——一直以來,國安局的所作所為都是合法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