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與周邊鄰居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矛盾,但張蘊嶺樂觀表示:“問題一定會得到妥善解決,因為各方都需要和平、穩定、發展,真打起來對中國、對周邊都不好。”
海上爭端集中升溫的三大原因
針對去年以來較為集中升溫的海上爭端,張蘊嶺表示,爭端不是新的,它一直存在,集中爆發的背後有複雜的背景和原因。
張蘊嶺分析指出,過去中國與周邊國家就海上爭端達成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共識,雖然“共同開發”進行得不快也不好,但“擱置爭議”卻維持了相當長時間,只不過現在“擱置”不住了。這背後可能有三個原因——其一,聯合國2009年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要求各國提交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方案,令一些國家產生了“先下手為強”的想法;其二,伴隨中國實力上升,一些國家開始為應對“強大中國”做準備;其三,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讓中國民間與官方都有壓力、有訴求要更堅定地捍衛中國國家主權和利益。
在這三重因素作用下,原本看似“平靜”的海上爭端就出現了新的變化,矛盾衝突也就接連爆發了。針對這一新問題,張蘊嶺認為中國決策層思路清晰,政策也很清楚,那就是:承認存在爭端、堅持國家主權利益不能放棄、堅持通過協商談判解決爭端。這三者是個綜合體,互相平衡,它不是中國會不會、要不要依靠實力奪回認定屬於自己的島礁那麼簡單。
張蘊嶺說:“只有先承認存在爭端,才有可能通過協商談判、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以釣魚島問題為例,日本並不承認存在爭議,這就阻斷了協商談判解決之路。”
東海與南海的爭端應區別看待
當記者問及中國當前是否已準備好解決所有的海上爭端時,張蘊嶺表示:“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地區面臨的海上爭端,情況有所不同,應將其仔細分類、區別對待。”
張蘊嶺認為,在東海,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釣魚島之爭和專屬經濟區的劃定。他指出,當前衝突點主要集中在釣魚島的島嶼之爭上,中國對此表現出的進取心具體表現在對日本挑釁行為所採取的反制。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通過法律、公務船巡航等方式,宣示中方主權;通過施加足夠壓力,促使日本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以期就擱置或解決爭端達成新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