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財政終有盡頭
儘管如此,受財稅體制和償還地方債等因素影響,從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來看,土地財政依然難以遏制,不少地方政府仍然會堅持吃土地飯。記者採訪發現,無論是從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均可發現地方政府依然不停地儲備土地。近年來,河南平墳事件、河北曲周鏟麥地事件等,均有地方政府收儲土地的影子。而且,相比於過去幾年,當下中國最小的行政單位——鄉鎮一級地方政府,對土地的介入程度也越來越深。
一位業內人士甚至指出,至少未來5年,土地財政難以退出。
但在另一方面,土地財政對於地方債的貢獻能力,卻未必越來越給力。
《審計結果》顯示,由於2012年土地出讓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償債壓力加大:2012年底,4個省本級、17個省會城市本級土地出讓收入比2010年減少135.08億元,降低2.83%,扣除成本性支出和按國家規定提取的各項收入後的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減少179.56億元,降低8.82%。這些地區2012年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需償還本息2315.73億元,為當年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的1.25倍。
數據說明,上述地方政府2012年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尚不足以償還其對應債務,即“入不敷出”。
從全國層面來看,如果按照今年4月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在博鼇亞洲論壇上的預測,目前,全國各級政府總債務規模預計超過20萬億元。結合國家審計署公布的地方債融資渠道,即使按利率較低成本較小的銀行貸款來計算,則全國性的地方債僅一年利息支出就高達1.2萬億元(按一年期貸款利率6%)。
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國土地出讓收支情況》數據測算,2012年實際使用土地出讓收益接近6000億元。土地出讓淨收入連支付地方債的年利息都不夠。
“事實上,很多地方並不是單純被地方債壓垮了,僅僅地方債的利息就壓垮了一些地方政府。”上述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來地方政府逐漸迎來償債高峰,在有些一二線城市,按正常節奏推地已經不能滿足償還債務需要,而不得不多推出優質地塊,結果便是地王頻出。但是如果不能從根本上開源節流,而賣地模式終有盡頭,屆時地方債將迎來巨大危機。
嚴躍進表示,土地收入將越來越表現出兩個突出問題:一、收入不夠。在如此龐大的地方債規模下,尤其是舊債償還期陸續到達時,當前的土地收入遠遠不能滿足償還的胃口。二、土地出讓的收入機制不長效。土地資源畢竟有限,同時城市規劃進程也不允許無節制地開發各類土地,這樣土地收入終有枯竭的時候。
屆時,一些城市將有可能爆發債務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