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我們緣何誤讀香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05 00:12:48  


 
  不過,為何一篇普通的文化評論會引發一場網絡討論?我想還是與許多內地同胞對香港缺乏了解導致的文化衝擊有關。2010年,電影《歲月神偷》獲得多項金像獎,其實這是最能反映香港人是怎樣一路走到今天的一部心曲式電影。片中的羅進一身患重病,香港治不了,遠赴北京求醫也無果而返,羅家還一直受到港英年代的英國警察敲詐,全靠一句“做人總要信”才成就今天的香港。香港今日的成就,絕不是一句簡單的“殖民地文化”就可以抹殺的。

  開放內地自由行十周年,香港回歸16周年,兩地間的融合與衝突都在日益增加。香港需要被內地了解,否則發生在文化領域的爭論,會蔓延至兩地生活的各個層面。

  比如,在一次港人集會上,我看到幾位市民圍成一小圈,舉著針對內地人的標語牌,我很想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於是,我決定去搭訕。一位中年主婦模樣的市民和我聊了起來,她頭一句就問我,你是哪裡人?我回覆說,內地來香港讀書工作的,問她為什麼主張香港與內地分隔開。她立馬接下話茬:“你來香港讀書,你就搶了我小孩的學位。”我反問她,許多外國人也在香港讀書啊,你為什麼不反對?她不作回答了。

  她的話讓我心涼。我記憶中的香港,不是這麼冷漠無禮的,不是的。

  在香港生活三年了,我永遠忘不了第一天到香港的情景,2010年8月25日。那天一大早,我從北京開往深圳的列車裡出來,手裡提著三個碩大沉重的旅行箱,背著裝有15英寸手提電腦的書包,在深圳羅湖口岸過關,去香港讀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