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能使大學生具備了走出校園象牙塔,接軌社會、融入社會的實際工作能力,這為他們日後順利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據《瞭望》新聞週刊報道,暑意正濃的7月上旬,是高校畢業生離校的最後階段。校園裡,食堂、餐廳、酒吧、露天大排檔,隨處可見“散夥飯”、“送行酒”。白衣飄飄、吉他聲聲、相擁高歌、碰杯痛飲,一片離愁別緒中,夾雜著畢業生們的就業愁緒。
“四年的大學時光,輕吟驪歌、點亮收獲。如今,大家都要奔赴大江南北謀生活了。不容易啊。”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畢業生李力向本刊記者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大學生就業難,是近年來的一個持續性話題。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更空前地達到699萬人,被稱為“最難就業季”。
本刊記者在北京地區採訪了解到,今年當地高校畢業生22.9萬人,同比增長0.6萬人;市屬用人單位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需求9.8萬人,同比減少1.6萬人。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處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6.25%,同比下降了4.4個百分點。其中,研究生就業率84.26%,本科生就業率86.47%,專科(高職)生就業率8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