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譯:在歷史問題上 日本應該學習德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3 01:11:33  


 
  對此,韓國媒體以帶有攻擊性的反日論調回擊稱,日本裕仁天皇沒有因為反人類罪而被審判著實為一大憾事(戰後日本的軍事統治者麥克阿瑟怕審判裕仁將引起“忠君”的日本國民報復,於是對審判進行了私人干預,為裕仁開脫——譯者註);另外,韓國媒體也對安倍晉三意圖廢除日本“和平憲法”大為嘲弄,稱其愚蠢至極;認為投在廣島與長崎的兩枚原子彈是日本罪有應得。與此同時,朴槿惠總統在訪問華盛頓時也發表演說稱,如果日本不正視歷史,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許多韓國人來說,安倍晉三再次當選日本首相意味著日本政治的右傾化,同時也暗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重新崛起。儘管安倍執意要參拜靖國神社、在慰安婦問題與獨島(韓國稱法)/竹島(日本稱法)爭議上也毫不鬆口,但在其第一屆任期內,他還是有努力去加強日韓雙邊關係的。

  與此同時,韓國總統朴槿惠的當選也在國內外引發眾議。有人稱讚她作為韓國第一位女性總統,有可能會給男性主導的韓國社會帶來某些變化。但同時,人們對她父親朴正熙的回憶也與日俱增。有人質疑朴槿惠對於民主是否有著充分的理解,以及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領導這個國家(韓國第8屆總統選舉於1972年11月舉行。整個選舉是一場只有朴正熙一個人參加並且最終由朴正熙當選的鬧劇。韓國的第四共和國由此登上了歷史舞台,這段歷史被人們稱為“維新獨裁”。他執政期間,限制公民個人自由,擴中央情報局,實施賦予韓國總統以廣泛權力的新憲法——譯者註)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歷史總是與朴槿惠與安倍晉三的意願相悖。安倍晉三於今年二月在美國華盛頓發表演講時的舉動把這一現象突顯得更加明顯——安倍晉三稱,他的外祖父、前日本首相岸信介(岸信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被定為甲級戰犯入獄,獲釋後在1957年-1960年任日本首相。朴正熙在5•16政變後訪問日本,曾會見岸信介——譯者註)和韓國前總統朴正熙是摯友。然而,原本安倍此舉是想向朴槿惠傳遞出友好的信號,但對此韓國民眾卻並不買帳。他們認為安倍的言論揭了韓國人的傷疤、再次提及了朴正熙曾在日本皇軍服役過的辛酸往事。而且,韓國民眾還認為安倍的言論也再次強調了他是戰犯的後代。

  鑒於這些充滿對抗性的事件,我們很難想到安倍晉三與朴槿惠的競爭主要是在經濟領域上。朴槿惠在韓國提倡“經濟民主化”,而安倍則制定計劃、企圖復甦處於掙扎之中的日本經濟。但一次又一次地,根植於兩國之中的民族主義情感不但破壞了經濟發展的進程,也引發了其它歷史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