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原標題:“拼爹”難拼出美好未來。文章稱,“拼爹”,只要不違法亂紀,也是人之常情。全文如下:
又是一年畢業季。今年的畢業季,似乎多了些牢騷。一畢業就面臨的“就業難”、“高房價”、“裸婚”等現實難題,確實讓當代青年背負了太重的負擔。
於是,有人重彈“出身論”的老調:“出生決定出路”、“拚搏不如拼爹”;有人鼓吹“讀書無用論”:“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甚而有人拋出“長相論”:“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這竟然引得無數網友跟風,大呼“中槍”,呼喊著“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青春,本該是熱血拚搏、永不服輸的,所謂“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年輕是衝鋒陷陣的資本。然而,一些言論卻勸誘年輕人早早繳械投降,或者躺在父輩的功勞簿上睡大覺,豈不是咄咄怪事!
如果依靠拼爹,陳嘉庚自可守著父親的米店過著舒適愜意的生活,陳景潤大可在戰亂年代托父親關係謀一份在郵局的穩定差事……
如果依賴拼爹,身為保安的甘相偉恐怕只能躺在床上做做北大夢,棉紡廠工人張藝謀也許只能在下班後落寞地艷羨別人拍的電影……
但因為這些人有夢想,不甘心,敢拚搏,所以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如果總認為別人抓住機會,是因為他有什麼社會關係,是因為世道太黑暗,那麼我這輩子肯定不可能坐在這裡。”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如是說。總有年輕人抱怨自己沒有資本、關係、機遇,卻不願反思自己是否把時間都浪費在看肥皂劇、刷沒有營養的微博、在淘寶“血拼”或者通宵打遊戲上。沒有一個富爸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此為借口,丟了拚搏的勇氣和鬥志。
“無限風光在險峰”。人生要想達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須頂住風吹雨打,忍住腰酸背痛,不斷攀登。“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受苦的時候,往往也是能力、功力提升最快的時候。“練武不練功,到老一身空”,像扎馬步這樣的基本功,練起來最苦,也最能鍛煉人。這種苦,中老年人吃不消,只有年輕人能做到。所以,“苦”中,蘊含著對年輕人來說最獨特的價值和機遇。
話說回來,其實說到“拼爹”,只要不違法亂紀,也是人之常情。不光中國,歐美發達國家一樣“拼爹”。“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子女花父母的錢,父母利用自己的社會資源幫助子女發展,在哪個國家都合乎情理。但俗話說,“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易於懈怠,如果不思進取,貪圖享樂,一旦失去了蔭庇,“其亡也忽焉”。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道理就在此。“打鐵還需自身硬”,通過奮鬥,才能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與其對別人拼爹“羨慕嫉妒恨”,不如趁年輕好好奮鬥拚搏。莫等青春散場,才後悔來不及、回不去、得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