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紀念馬丁·路德·金:紀念是為了警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6 09:21:31  


  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8月24日,從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廣場西端林肯紀念堂向東延伸至馬丁·路德·金紀念公園,再到華盛頓紀念碑周圍,近10萬名來自美國各地的民眾聚集於此,參加由多個民權機構組織的紀念“向華盛頓進軍”民權運動50周年的盛大集會及遊行活動。

  據《人民日報》報道,1963年8月28日,參加“向華盛頓進軍”活動的25萬民眾曾發出一個共同的聲音——呼籲“工作、公正、自由”,使之成為美國民權運動的分水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當天也發表了載入史册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蕩氣回腸地高呼:有一天,我的4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

  可是今天,馬丁·路德·金三世站在父親當年演講的地方時,卻不得不承認,“這不是懷舊與紀念的時刻,也無需沾沾自喜,(因為)我們的事業尚未完成,(實現夢想的)旅程仍在繼續,我們可以也必須更加努力。”《華爾街日報》日前一項最新民調顯示,有六成美國白人認為馬丁·路德·金當年提出的“夢想”已實現,但僅有兩成非洲裔美國人贊成這種說法。

  “如今的美國仍然是分裂的”  

  此次紀念活動自當天上午8時許一直持續至15時左右。其間幾十位演講者輪番激情演說,其中包括美國首位非洲裔司法部長霍爾德、曾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議長的現任國會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唯一健在的當年活動演講者之一劉易斯以及此次活動主要組織方“全國行動網絡”主席夏普頓牧師等重量級人物。台下匯集了成千上萬曾在50年前親身參與“向華盛頓進軍”活動者或是他們的親戚朋友,還有已經或正在享受這項運動積極成果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

  曾擔任1963年“向華盛頓進軍”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埃蘭娜.諾頓在接受採訪時說,50年過去了,人們對種族歧視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如今一個種族主義者必定會受到排斥,但50年前卻很普遍”。

  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種族問題的確取得了進步。自當年“向華盛頓進軍”活動結束後,美國逐步去除種族隔離的藩籬,並在立法上給予非洲裔美國人更多權利,包括取消公共住宿和住房等方面的歧視性條款,以及保障投票權等。此外,非洲裔美國人的經濟生活也得到不斷改善。

  但是,參與當天紀念活動的各界人士普遍認為,非洲裔美國人與美國白人之間的差距仍廣泛存在,尤其在財富、收入及經濟機遇等方面。來自馬丁·路德·金故鄉亞特蘭大市的斯帕克斯女士告訴記者,當年22歲的她是一名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為響應號召而踏上通往華盛頓的巴士,並因為無法入住酒店而夜宿街頭。如今,雖然像她這樣的非洲裔女性在社會中能夠扮演更活躍的角色,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但在收入、教育機會等方面仍有許多不平等之處。

  有數據顯示,眼下美國白人中產階級家庭的淨資產中位值是非洲裔美國人中產階級家庭的6倍多,這一差距甚至大過上世紀60年代;雖然美國失業率會隨著經濟好壞而上下波動,但一直以來,非洲裔美國人的失業率總是白人的兩倍;與白人相比,非洲裔美國人中的貧困小孩因缺乏教育機會而更不容易改變自身生活狀況。

  另外,非洲裔美國人與美國白人之間就司法不公問題也存在許多矛盾。特別是不久前因佛羅裡達州一家法院判處槍殺17歲非洲裔少年特雷翁的嫌疑人無罪釋放而引發全國性的示威活動,表明美國國內種族問題依然尖銳。

  美國專門研究民權運動史的歷史學家大衛.加洛曾著書表示:“如今的美國仍然是分裂的。”他說,當成千上萬的美國中上階層民眾在享受特權時,決不能忘記那些無法獲得教育或經濟機會的美國同胞,特別是非洲裔美國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