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環球時報:默克爾對華外交可供歐洲殷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3 16:22:25  


  中評社北京9月23日電/德國議會選舉昨天舉行,由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基社盟聯盟黨預計將保持議會第一大黨,從而使默克爾繼續作為聯邦總理執政。默克爾如果連任三屆,將成為德國又一位長期在位的總理。

  環球時報今日刊登社評文章稱,默克爾2005年上台,2007年會見達賴,一時間成為歐洲對華搞價值觀外交的代表性人物。中德關係一度因此緊張,波及兩國經濟合作。但默克爾轉圜很快,在之後的幾年逐漸成為穩定發展歐中關係、超越價值觀分歧推動雙方合作的代表性領導人。默克爾在位的這些年完成了對華關係戰略定位的一個大轉變,為整個歐洲提供了思考和經驗。

  如今的中德兩國價值觀分歧依舊,但德國對中國的戰略認識以及對中德關係的利益評估都趨於冷靜和成熟。這幾年中德雙方共同釋放了兩國經濟合作的大量潛力,它們如此真實,具有吸引力,彰顯了讓價值觀代替一切這種外交衝動的幼稚。

  文章表示,德國是典型歐洲大國,而歐洲大國同中國的實際利益關係相當接近。中德關係既不像中美關係那樣有著大國競爭的天然複雜性,也不像中日兩國因挨得太近,很多事糾纏不清,任何實力變化都會觸發彼此關係中的心理變化。中德只要雙方都願意,就能讓兩國關係相對“乾淨”,不被一些枝節性的意識形態或政治主張所綁架。

  歐洲原本是價值觀至上主義的發源地,歐洲存在著一些比北美更著迷的意識形態小圈子和小環境。重要的是歐洲大國政府不能被它們牽了鼻子,讓部分人的偏好、主張擴大成整個國家的對華外交和政治路線。

  文章指出,默克爾在執政的後幾年將最大限度實現德國的利益帶入對華外交的正統位置,也在逐漸改造德國社會的總體對華心態。德國的亞洲外交因此像它的製造業一樣更加務實,告別了圍繞價值觀的華麗表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