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流媒體積極介入自媒體形成與傳播過程。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誌、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但是,形式上的不同以及傳播方式的不同,並不表示傳統媒體就不能與網絡媒體結合乃至融合。事實上,現在的報刊大多數都是紙質加網絡,雙管齊下。所以,傳統媒體、網絡媒體主動積極介入自媒體傳播,是可能的,也有必要的。另外,在大眾傳播規律上,掌握與發展全民傳播規律,進入非傳播領域,也勢在必行。
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可以大量支援自媒體的傳播內容,也可以自行分出自媒體傳播系統,形成自媒體的重要力量。比如,網絡媒體可以連結具有共同理念的自媒體,形成傳播力量。
感言:
2008年7月25日,我在暨南大學主辦的“傳媒領袖講習班”演講時指出,兩岸新聞與傳播的“共構期”到來之際,“兩岸共同媒體”的成長與壯大再也不是一個夢。在兩岸新聞界有識之士的推動下,具備“兩岸共同媒體”形態與內核的新聞媒體會越來越多,在兩岸關係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個與兩岸關係共同命運共同呼吸的新興媒體群,會構成一個嶄新的傳媒時代。
2010年4月27日,我應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和廈門大學新聞學院的聯合邀請,在廈門大學的“南強學術講座”作了題為“網絡時代的兩岸關係與新聞傳播”的專題演講。當時我提出:兩岸新聞媒體的合作形態應該可以逐步走向“新三通”:資金通,人員通,信息通。
今天,我認為,全民傳播在兩岸關係中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需要各方積極應對。
以上的觀點,都是基於網絡時代的不斷進步以及自身的緊密跟隨而有感悟產生。
現在,大數據時代也來到了,網絡傳播將會更加進步,更加不可思議,更加深刻影響人類的生活,也更加關係到國家、民族、政府、社會、人民的的生存與安全。這樣的大趨勢,任何傳媒機構及傳媒人都必須看清楚,必須跟得上,必須有作為。作為致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媒體與傳媒人,更加不可以無動於衷。全面把握,並引全民傳播作為兩岸關係進一步和平發展的動力,需兩岸參與者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