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產能過剩接近危險水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27 10:06:38  


  中評社香港9月27日電/香港《南華早報》9月24日載文《中國工業產能過剩接近危險水平》,摘要如下:

  2008年年底中國宣布大規模刺激計劃時,其目的是通過投資支撐長期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來刺激短期內的經濟增長。實際的結果卻相去甚遠。

  儘管的確有大量資金湧入基礎設施投資領域,但最終流入新工廠、鋼廠、辦公樓和船塢的資金卻多得多。

  因此,目前中國經濟產能過剩的情況極為嚴重,消除產能過剩的過程將抑制未來幾年的增長。

  回到2008年11月,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後全球需求驟減,北京對此的反應是公布4萬億元人民幣的一攬子刺激計劃。

  其中近半數打算花在公路、鐵路、輸電線等方面,另外1萬億元用於四川地震後的重建活動,剩下的則大部分專門用於修建保障房。

  結果表明刺激計劃的價值遠遠不止4萬億元。隨著中國的銀行打開信貸龍頭支持北京的刺激行動,為給大幅擴大新產能籌措資金,中國各地的國有企業匆忙趕來,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這一擴大產能的局面在全球歷史中是史無前例的。例如,玻璃生產能力提高了50%。在投資熱後,中國目前擁有1650座船塢,河北唐山一個縣級市吹噓自己的鋼鐵產量比整個德國都高。

  並不讓人意外的是,目前這些新產能大部分處於閑置狀態。去年,中國可以生產29億噸水泥,而需求僅為21億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