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停止凌遲爆料 馬應開誠布公重建公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3 08:24:52  


  中評社台北10月3日電/兩段疑似關說的監聽譯文,引爆了馬英九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慘烈戰爭,更揭開特偵組瑕疵斑斑的監聽黑幕。行政與立法權的僵局,已然賠上“國家”發展;更嚴重的是,“檢察總長”和“總統”相繼擠牙膏式的透露內情,正摧毀人民對“國家”機器的信任,更侵蝕“國家元首”的清白。 

  中國時報特稿說,從9月6日特偵組記者會開始,這場被定性為“調查已經結束”的行政不法案件,竟然一路延燒近一個月。在特偵組荒腔走板的表現,和黃世銘每日一爆的擠牙膏式爆料下,眾人早忘了此案源頭是司法關說。浮濫關說、“總統”干涉司法,像接連不斷的餘震撼動著已搖搖欲墜的台灣政局。 

  更離譜的是,政爭發生至今屢屢親上火線,在各種媒體上傳達一己立場的馬英九,並未在這些場合說明事發經過,反而在黃世銘一點一滴地洩露內情後,才陸續被動地承認未被提及的第二場會晤、記不清幾次的電話,和官邸深夜馬、江、羅三人的密會。如此凌遲式的“坦承”,非但沒有讓人民感到馬英九誠實面對,反而萌生“‘總統’還有什麼瞞著我們”的狐疑。 

  若冷靜下來,撥開政爭硝煙就可看見,“立法院”的亂象是遠因,王金平和柯建銘疑涉關說是導火線,事件很容易在司法調查得到真相。因之而起的浮濫監聽,也可以透過責任追究和制度檢討,給人民一個交代。 

  然而主其事的黃世銘在事件最初選擇了政治場域處理司法案件,一向不介入司法的馬英九怒火攻心,也忘了“檢察總長”壓根不該出現在“總統”官邸、不該對他啟齒調查程序尚未完全終結的案件。於是一個不該涉入政治的人,在政治鬥爭中開了第一槍,接下來的槍林彈雨,傷了自己、傷了“總統”,也重創了司法、憲政。 

  8月31日那晚,黃世銘綁架了“總統”清白、憲政體制和“國家”運作。錯誤的人出現在錯誤的地方,觸發了一連串的錯誤情節。如今要彌補此一錯誤,唯有馬英九以“國家元首”的擔當,站在道德高度,向全民開誠布公,讓整起事件在陽光下落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