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農民換戶口本年齡被寫小申請16年改不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1 16:32:04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河北邢台內丘縣南賽鄉農民張增仁夫婦,1997年換戶口本時,出生年齡被錄錯,一下子被年輕了10歲。多年來老人每年跑四五趟,來回6里山路尋求解決,派出所均回覆:上電腦了改不了、上面不批、缺證明材料……張增仁翻開戶口本說:“這是我大小子,1974年生人,我的年齡戶口本上寫的是1962年出生,這豈不是我12歲就當爹了?”

  《北京晚報》報道,2011年,張增仁聽說村裡和他年紀相仿的,每個月可以領60塊錢退休金,他去問了問,發放的標準按照戶籍或身份證,他太“年輕”,不夠發放條件。於是他跑得更勤了,但每次都被“上面沒批”打發了回來。張增仁跑得心灰意冷,索性放棄改戶口。直到他的大兒子16日看到媒體刊登的《公安廳出台簡化戶口落戶措施7項》,“各級治安部門要建立、完善首接事項登記、一次性告知、服務承諾等工作制度,積極推行錯時辦理、預約辦理、上門辦理等服務方式,盡最大可能為群眾提供便利……”感覺看到希望的張增仁父子18日再去派出所詢問,什麼原因導致老人戶籍錯誤、到底還需要什麼材料才能更改戶籍錯誤,民警連稱不知道;再問什麼時候有回覆,民警稱不敢保證。“說不讓群眾跑三趟,俺們這咋不行呢?”張增仁的兒子問。

  追問

  為啥報紙上說的和下面執行的不一樣?

  對於掌握著全省戶籍信息的公安機關而言,動動鼠標就能查詢到這對父子只有12歲的年齡差,差得離譜,卻一再地要求群眾提供不言明到底是什麼的證明材料。張增仁一趟趟往派出所跑,為了解決不是自己造成的錯誤帶來的麻煩,站在風裡,賠著笑臉,就被一句上面不批頂回來。坐在舒適房裡嚴格執行政策的民警,能否想象基層老百姓一個來回走6里地山路的焦灼?張增仁粗糙的大手捏著身份證問:“為啥報紙上說的和下面執行的不一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