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落馬市長季建業論文抄襲 20萬欲平息風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2 10:24:07  


 
  昨日上午,相關網站已經撤下關於季建業出站評審會時的所有照片包括與專家合影,但文字介紹還在。至中午,相關網頁已經無法打開。

  另一條看似不相關的信息是,2011年9月,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南京市政府聯合開展了“南京城市綜合管理立法研究”,該項目由國務院法制辦確定為當年的重點研究項目,並由南京市確立為該市的重大研究課題。

  相關的信息是南京市市長季建業為課題組長之一,且“課題組在南京期間,還專門召開了季建業博士後證書頒發儀式。韓大元院長受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的專門委托,在儀式上向季建業頒發了博士後證書”。

  20萬欲平抄襲風波

  季建業學術上最惹爭議的是其博士論文被指抄襲一事。

  三農問題研究者張英洪沒想到,因為季建業的落馬,他的一篇舉報對方博士論文抄襲的文章,在沉寂了6年之後又被網友翻出。

  10月18日晚6時,在北京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一間堆滿書的辦公室裡,張英洪接受了北青報記者的採訪。

  當初出於“火大”而進行的學術維權經歷,如今再次提及,張英洪說覺得“不算什麼了”。當年,張英洪供職於湖南社科院,主要研究農民權益問題。2007年初,在數據庫中看到有自己研究方向相關的博士論文,他便點進去閱讀,意外發現文中大段大段的內容,與自己此前公開發表文章相同,卻沒有標明出處。論文作者為蘇州大學博士季建業。

  “看到他抄襲,我就發火了,寫了質疑的文章發布到學術批評網上。”2007年2月4日,張英洪網上發文《評蘇州大學季建業博士論文〈農民權利論〉的抄襲問題》,提出季建業至少有6處涉嫌抄襲,其中一處約600字的段落,行文幾乎完全相同,卻沒有注明出處,參考文獻中也未提及。證據是張英洪與周作翰合作發表在《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一期上的文章《論當代中國農民的政治權利》。

  “後來才發現他有官職,我又補充了一下。”季建業時任揚州市委書記,張英洪善意指出:“他關注農民權利,這應該是好事,應該是他治下的農民群眾的幸運,但願他治理的揚州農民的權利能有所保障。我只是希望他在學術上規範些,並無他意。”張英洪稱,沒過多久,季建業就派人跟他聯繫溝通,“跟我的聯繫是某高校法學院的一個老師,他先給我打電話,後來還發郵件。”對方解釋稱可能是工作人員整理論文的時候,疏忽了,忘記注明出處。

  “抄襲我這個不是很嚴重,就是學術上的不規範吧。”張英洪稱自己不願“落井下石”,他現在更傾向於如此定義當初的事件。2008年季建業博士論文出版時,部分引用文字已經增作了注明,儘管不算完整。

  指正季建業抄襲的,還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名副教授,他在微博中稱季建業博士論文當時抄襲了自己論文3000多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名老師透露,發現自己碩士階段的論文被抄襲後,他就此問題給季建業發特快專遞。當時季曾提出要給他一個20萬元的科研項目作為補償,他未接受。後季的工作人員及某大學的一名老師到上海找到他,解釋情況,最後他放棄追究。

  “官員哪有時間寫論文、做學術?”圈內人士推斷,季建業的博士論文為“槍手”所做。坊間甚至有傳聞:“論文是揚州大學一名教授幫他寫的,答辯前一小時才送到,他本人沒有參加答辯,但此後成為農民問題專家。”知情人稱,這個傳聞也出現在蘇州紀委圈子裡。蘇州紀委內部聊天群聊天記錄截圖顯示,有人稱“老季”論文實為替寫。但昨天季的博導楊海坤教授對此未做出回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