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蔣介石遷台後有哪些“反攻大陸”的企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2 10:59:09  


 
  1958年4月至8月間,台當局又成立“聯戰演戲計劃作業室”,該計劃室基本全部接受“中興計劃”的人員與檔案,仍屬臨時編組性質,由“副總參謀總長”餘伯泉擔任主任委員、蔣緯國擔任秘書處主任。但是,該計劃室的性質卻完全不同,主要是制訂與美軍聯合作戰計劃以“反攻大陸”。該計劃對美軍完全公開,更邀請其參與有關計劃的討論。在作業上,也參照美軍聯合兩栖作戰範式,來制訂兩軍聯合兩栖登陸作戰的程序。邢祖援認為:“此種作業一面具有教育性的意義,一面也轉移美軍的注意力,使其認為國軍的反攻大陸計劃,系以共軍為假想敵的一種訓練、測驗之目的。”該計劃並未有急迫的時間性,僅有二三次由餘伯泉向蔣介石報告。

  對於這一系列的“反攻計劃”,蔣介石基本上只是應付附和,基本上是做做樣子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反攻計劃”。蔣介石認為,“反攻大陸”是極機密的事情,不能讓美國參與其中,尤其是在美國不支持其“反攻大陸”的情況下。因此,這些只是騙美國人而已,希望借此轉移美國的注意力,並爭取到大量的美援。

  最高機密:“國光計劃”啟動

  1961年7月11日,蔣介石在日月潭召見“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時表示:“建設台灣為的是反攻大陸,否則我可以不幹。當前革命形勢對我有利,過去在台12年,雖有機會,但沒有現在的形勢有利,再不奮鬥打回去,則決回不去了。”蔣介石還分析到,“現蘇俄與朝鮮結軍事同盟,韓國形勢不穩定,東南亞寮國(台灣稱老撾為“寮國”—編者注)與蘇俄勾結,3個月內,東南亞一定有事,歐洲半年內也將有事。大陸災情嚴重,社會很亂,毛澤東與赫魯曉夫裂痕日大”。“國光計劃”主任朱元琮也認為,在民國55年(1966年)前後數年,應該是台灣反攻登陸的適當時機。在這樣的考量下,為了真正研擬“反攻大陸”的相關作業程序,蔣介石開始思考啟動最高機密—“國光計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