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蔣介石遷台後有哪些“反攻大陸”的企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2 10:59:09  


 
  然而,國民黨軍隊的這一系列舉動早被大陸的情報人員和雷達偵知,並將其鎖定。8月6日凌晨,“章江”和“劍門”號進入解放軍的埋伏圈,兩軍隨即發生海戰。在人民海軍的猛烈攻擊下,“章江”和“劍門”號先後中彈沉沒,艦上近200官兵喪生,“劍門”號艦長王韞山被解放軍俘獲。而聞訊趕來營救的國民黨空軍和艦艇到達時,見到的只有兩艦漂浮的碎片和油污。這就是著名的“八六海戰”。據稱,蔣介石聞訊之後大發雷霆。蔣介石“八六海戰”的傷口尚未撫平,“烏丘海戰”的大敗又接踵而至。1965年11月14日,國民黨運送補給的艦艇被解放軍伏擊,國民黨“永”字號炮艦被擊沉。至此,國民黨海軍受到解放軍的重創,海上優勢蕩然無存。而這兩次海戰對蔣介石的打擊也是致命的,年邁的蔣介石再也沒有“反攻大陸”的信心和勇氣,開始逐步放棄“自力主動反攻”戰略,開始調整為“攻守兼備”、“待機反共”的策略。

  在這樣的情勢下,“國光計劃”也開始慢慢淡出蔣介石的視野。1966年2月,“國光作業室”更名為作戰計劃室,改由作戰次長督導,編制仍為四處一室,但將原屬聯五的“巨光作業室”改編為作戰計劃室的第二處,將原來第二處敵後作戰業務並入第一處,而原業務管制則移入第四處,工作人員額定軍官48人,士官3人,但副主任減為3位。1967年10月20日,為配合台“國防部”的精簡政策,該機構工作人員減至36人。同年12月1日,為加強保密工作,減少參與攻勢計劃的作業人員,“國光計劃室”大幅縮減下級單位人員編制,由原來的207人縮減為105人。蔣介石聽取簡報的次數也大為縮減,1970年以後,蔣介石再未聽取過匯報。1972年7月20日,“國光作業室”被徹底裁撤,並入台“國防部”作戰次長室,存在長達十幾年的“國光計劃”亦被束之高閣。

  華而不實:“國光計劃”注定失敗

  雖然台當局將“國光計劃”形容為“最完備的反攻準備”,但是仔細檢視該計劃,似乎並不是國民黨形容的那樣完美,其中很多的因子注定了“國光計劃”不可能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