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意前總理:歐洲為配合反恐忍美國監控10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30 09:16:11  


  中評社香港10月30日電/綜合港媒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疑被華府長期監控的消息上周曝光後,掀起歐洲政界反擊潮。歐盟領袖上周五發表聯合聲明回應事件,警告雙方若失去互信將影響合作。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同日在國內《信使報》撰文稱,歐洲領袖過去10年為配合反恐行動而啞忍美國監控,如今要求停止“被動”,因為“處於危機關頭的不僅是自由,還有我們所有人的安全”。

  普羅迪憶述,“9.11”後不久他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期間訪問耶路撒冷,收到一間意國能源企業總裁的電話,討論對該公司的美國對手的看法。普羅迪特意走到陽台以免有人偷聽,但數周後訝然發現對話內容被匿名華府消息完整洩漏,他當時忍氣吞聲,並未鬧大事件,自言反恐戰迫使他為美國擔當“被動角色”。

  正在美國訪問的歐洲議會議員阿爾布雷希特(Jan Philipp Albrecht)亦聲言,“9.11”形成巨大的寒蟬效應,致使以私隱權反對監控的主張近10年來在歐洲並不受落,“將這種監控方式視為對恐怖主義的正常反應,不單接受,更去捍衛它,已成為常態。”曾任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外交軍師的斯考特(Ben Scott)則認為,形勢在“斯諾登之夏”後出現變化,“我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結束,這個時代從“9.11”開始”。

  “9.11”發生數周後,美國便通過《愛國者法案》,授予情報機關自由度相當大的監控權力,觸爪更伸向國外。斯諾登便揭發美國情報部門用“境外情報監視法(FISA)”做橡皮圖章,迫使科網通訊巨擘交出歐洲客戶私人數據。

  奧巴馬在外交壓力下承諾全面檢討監控行動,歐洲領袖正施壓要求他把這些承諾化為行動。不過《時代》分析指出,歐洲領袖對美國的批評仍相當節制,歐盟上周發出的聲明雖然表達歐洲公民“深切關注”那些“可能存在的情報議題”,但同時強調“情報搜集是反恐的重要元素”。部分歐洲領袖甚至警告不應對斯諾登洩密案反應太大,以免為歐美之間的數據傳輸帶來麻煩。

  現於柏林一間智庫任職的斯考特指出,歐洲多國其實仿效華府的監控做法,在向華府施壓的同時,歐洲也無可避免要履行同樣的標準,“我想德國已準備好這樣做,問題是英國呢?法國呢?”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