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斯諾登赦免請求遭拒 人生路在何方?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8 00:25:15


斯諾登如今在海外避難,未來的人生之路或將愈發艱難。
  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記者 陳承編譯報道)據外媒報道,正在俄羅斯避難的美國家安全局前雇員斯諾登日前發出“請求美國赦免”的陳情信,請求美國赦免其洩漏國家安全局信息的指控,然而,斯諾登這一請求卻遭到美國白宮和國會情報委員會的雙雙拒絕。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羅傑斯(Mike Rogers)更是勸斯諾登早日回來伏法。

  斯諾登,這個現年30歲的年輕人,在披露震驚全球的“稜鏡”監聽計劃之後便開始其海外逃亡生涯,如今他赦免請求遭拒,他的命運會如何?6日,美國彭博社(Bloomberg)刊發專欄作者勞爾•加列戈斯(Raul Gallegos)的評論文章,分析了斯諾登未來的人生之路。文章編譯如下:

  愛德華•斯諾登——這個揭秘美國監聽計劃機密文件的人——面臨著悲慘而孤獨的未來。對於這位國安局承包商前雇員的告密者,德國拒絕為他提供庇護,美國白宮也拒絕了他的赦免請求,這一切都預示著他將展開漂泊的生活。作為美國情報機構的叛變者或者說是批評者,他平凡的事業和一頁紙的陳情信都意味著他的前途有限。更為重要的是,歷史表明,那些“不聽話”的美國情報局雇員的人生往往都不太好。

  中央情報局探員菲利浦•阿齊(Philip Agee)的故事可以讓斯諾登知道他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阿齊是互聯網時代之前的斯諾登。他因撰寫《公司內幕:CIA日記(Inside the Company:CIA Diary)》一書而獲得關注,這本書記述了他作為特工(主要是在拉丁美洲)的日常生活,這本書也是1970和1980年代反CIA運動五本書當中的一本,阿齊在書中披露了散布全球、由4000名秘密特工組成的網絡。

  和斯諾登一樣,很多記者、左翼政府以及美國的批評者最初都把阿齊稱為英雄。但很快,世界就變得對他很不待見。在英國,阿齊受到了熱烈歡迎,他一直與美國的引渡令抗爭,直到他在1977年被迫離開英國赴往荷蘭。阿齊最終還是遭到了荷蘭以及其它美國友國諸如法國、意大利、西德的驅逐,他在格林納達(Grenada,拉丁美洲島國)和尼加拉瓜居住過,最後定居在卡斯特羅統治的古巴。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