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改革決定》提60個任務 推動國企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5 09:26:47


 

  四是力度空前。《決定》2萬字左右,涵蓋15個領域、60個具體任務,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每一句話的內涵十分豐富,落實下去都會使該領域的體制機制發生重大變化。在起草和修改過程中,有兩個原則讓我記憶深刻,一是只寫改革,特別是重大改革,發展的任務原則上不寫;二是修改時,對於有可能削弱改革力度、弱化改革舉措的,除非理由特別充足,一般不接受。而增加的改革內容,只要有最大公約數的、有一定共識的都寫上。我聽到很多參會人員說,沒想到,很意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改革決心和勇氣,體現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有膽有識、敢於碰硬、勇於擔當的氣魄。

  五是行動扎實。通過一個好的《決定》固然重要,但要把改革任務落實下去,變為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變為國家治理能力,必須抓好落實。這次《決定》的落實是有保證的,體現在:組織落實,明確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時間落實,鮮明提出到2020年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改革進程是可檢查、可評估的。這體現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抓工作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

  亮點2 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治理主體多元,方式法治化,不再是簡單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記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何理解這一新提法?

  楊偉民:這是《決定》的亮點之一,豐富了我國現代化的內涵。過去我們說,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角度提出的。而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從制度層面提出的現代化目標。這樣,發展的目標與制度的目標就銜接起來了。

  我對這個新目標有幾層理解:第一,內涵是全面的,是整個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的治理體制;第二,制度是成熟的,國家治理水平是檢驗社會制度是否完善、定型的重要標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要形成相對穩定成熟的制度體制,而不是缺乏定勢、變來變去的體制機制;第三,主體是多元的,治理與管理的區別就在於治理是政府、市場、社會組織,黨、人大、政府、政協等多元主體一起進行國家治理,而不是僅僅依靠一種力量,因而也是民主的一種表現,這次提出的協商民主就是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重要一環;第四,方式是法治的,依法治國,依法治理,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治理方式是法治化的,而不再是簡單命令式、完全行政化的管理。

  亮點3 市場的作用從“基礎”變為“決定”。

  這一論斷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和路線圖,改革有了原則和檢驗尺度

  記者: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過去的表述是基礎性作用。一詞之變的意義在哪裡?

  楊偉民:從“基礎”到“決定”,2個字的改變,意義十分重大,是《決定》最大亮點和重大理論創新。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涵“質”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及引領其他領域改革的基本方針。

  與1992年所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比,這一論斷具有同等歷史地位,將發揮同樣的巨大作用。1992年的重大理論突破,有力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國家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大論斷,會同樣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給我國再爭取一個20年的改革紅利期,助推我國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