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家統計局:明後年推出GDP新核算體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8 15:53:22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自從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頒布國民經濟核算新的國際標準,即《國民賬戶體系,2008》(簡稱2008年SNA)以來,部分國家已經開始實施或正在制定本國執行2008年SNA的計劃。今年7月31日,美國依據2008年SNA,重新修訂了它的GDP數據,最主要的修訂內容是將研究與開發支出以及娛樂、文學和藝術品原件支出等作為固定資本形成計入GDP。此舉在國際上反響很大,在我國也引起了比較廣泛的關注,輿論紛紛熱議中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否要做相應修訂?GDP等重要數據是否會發生變動?新華網記者就此專訪了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

  將對我國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進行修訂

  新華網: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也隨著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的變化而修訂嗎?

  許憲春:建國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52年至1984年,是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簡稱MPS)的建立和發展階段,核心指標是工農業總產值和MPS體系的國民收入,這一時期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宏觀管理需求相適應的。第二階段,1985年至1992年,是從MPS體系向市場經濟國家普遍採用的SNA體系的轉軌階段,核心指標是MPS體系的國民收入和SNA體系的國內生產總值並存,標誌性文件是依據1968年SNA於1992年制定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試行方案)》。這一時期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與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條件下的宏觀管理需求相適應的。第三階段,1993年至現在,是1993年SNA的全面實施階段,標誌性文件是依據1993年SNA制定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這一時期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條件下的宏觀管理需求相適應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