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紅綠廈大對談:民進黨究竟想做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00:23:25


台灣時事評論人陳淞山在研討會上發言(中評社 孫儀威攝)
  
  台灣媒體時事評論員陳淞山表示,其實,蘇貞昌在上台以後,他非常想解決民共交流的瓶頸問題,但他也受到了很多現實因素的影響。今年7月,他曾號召幕僚,為調整民進黨兩岸路線進行集體的思考與準備。但是,隨著9月政爭、岡比亞斷交、東海防空識別區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兩岸的氣氛變得驟然緊張。“民進黨本來是想要在兩岸路線上跨出一大步的,但因為氛圍的問題,只能走一小步了”,陳淞山說。

  陳淞山表示,蘇貞昌與蔡英文“兩個太陽”之間的“恐怖平衡”也讓“中國事務委員會”在處理兩岸路線問題上比較難做,也難以推出大陸所期望的“新的決議文”。在陳淞山看來,要促進民共之間的交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打開民共智庫的交流,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要設立政治前提,不要有太多的顧慮。而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是能夠增加感情、拉近距離、增進互信的。而且,對於對方的文字與思維也能夠作出比較精確地判斷。如果僅從新聞媒體上看的話,比較容易發生誤判。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11月27日就防空識別區表示,一是不要讓台灣的航空公司提交飛行計劃書;二是聯合日本、韓國及東南亞,要求大陸撤回劃設防空識別區的動作。民進黨“立委”葉宜津還稱,台灣提交飛行計劃形同民航局“馬上投降”,等於同意大陸劃設,“台灣的態度不應該怯懦,連抗議的態度、骨氣都沒有,令人無法接受”。

  對此,陳淞山表示,蘇貞昌此番言論並不代表蘇貞昌個人,而是由民進黨歷史背景和台灣親美日的政治氛圍造成的。“我想即便是蔡英文站在今天蘇貞昌的位置上,也會持同樣的立場,可能只是在語言上比較委婉一點”。

  他強調,因此促進交流就顯得格外重要。兩岸借助論壇互相影響,正常化處理問題,拋去政治圖騰,不設政治框架。

  第二,陳淞山認為,在今後的一段時期內,民進黨在調整兩岸路線時,只會“穩中求進”,而不會突然有什麼大的動作。那麼,何時才能堅定地進行調整呢?陳淞山認為,只有等民進黨內部的領導權得到一統的時候,才能進行堅定的調整。目前,民進黨內“兩個太陽”的競爭讓蘇貞昌與蔡英文相互進行牽制,兩人都不敢獨自進行較大的調整。

  陳淞山還表示,大陸也應該給民進黨更多的台階、建立更多的空間進行對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