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紅綠廈大對談:民進黨究竟想做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00:23:25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教授林勁在研討會上發言(中評社 孫儀威攝)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教授林勁表示,“華山會議”是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成型後舉辦的最主要的活動,至今尚未結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結論,而從目前來看,他對“華山會議”有如下看法:

  首先,“華山會議”專門探討兩岸政策及相關議題,這也是應因2012年“大選”之後,黨內外關於檢討和調整兩岸政策的呼聲,說明民進黨中央在時隔一年後開始有所重視,並且進行前期的基礎性工作,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安排和開端。

  其次,“華山會議”的議題涵蓋了兩岸政治很多方面的議題,如果能進行開放性地、客觀、深入地探討,有助於民進黨檢討現行的兩岸政策,為其調整路線及政策奠定較為穩妥的基礎。

  第三,雖然“華山會議”邀請了許多社會知名人士參與討論,但無論是在黨內還是社會,參與的程度都比較低。而且,“華山會議”的時間跨度長達半年,很難在黨內以及社會上產生廣泛的反應。媒體的關注度也不大,相關報道也不多。

  林勁指出,綜觀已經舉辦8場的“華山會議”,在探討兩岸政策所涉及的問題中,不乏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觀點和主張。例如,民進黨要讓人民信賴該黨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要撕掉外界對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標簽;民進黨應積極自信參與兩岸交流,重視兩岸政治交流失衡問題,調整具體政策;相信民進黨一定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處理兩岸關係絕對不是國民黨的專利。

  林勁表示,目前兩岸之間以及台灣兩大政治勢力在兩岸關係性質的認知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要想減少差異,首先應當確立兩個方面的基本態度。第一,要尊重歷史,正視現實。第二,摒棄“先入為主”的固有成見與“逢中必反”的冷戰思維,自信地參與到兩岸互動當中,與大陸展開有益的交流、對話、溝通和協商,才能逐步減小差異,建立、增進和積累互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