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世洋:香港應在兩岸交往中擔當積極角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3 01:02:38


 
  再次,劉世洋稱,港台社會文教交流熱絡,互動頻率和內涵大幅提升。雙方均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兩地人員往來的新舉措,包括簡化網路申請作業、延長逗留期限、給予臨時入境停留免簽待遇等,大大推進了港台社會各領域的互動。香港居民赴台人數不斷刷新紀錄,台灣長期穩居香港第二大客源地,許多居民因家庭、通婚、工作、升學等原因遷居對岸,形成較具規模的社群。旅遊推介及合作方面,雙方聯合推出了“一程多站式”旅遊方案和公園結盟等合作舉措。

  文教交流方面,香港多所大學開始赴台招生,台灣方面也允許香港學生在畢業後繼續就讀研究所。青少年交流方面,台灣“中華發展基金”及香港青年會等組織多次舉辦兩地大學生研習營等活動,香港政府也積極資助青少年團體赴台考察。體育交流方面,香港積極派代表參加高雄世運會和台北聽奧會,台灣也派出大型代表團參與香港舉辦的第5屆東亞運動會。

  雙方在演藝、媒體、出版、宗教、科研、創意、知識產業等方面的交流也十分熱絡。隨著港台交流的不斷深化,兩地在部分領域還初步形成一定的交流合作機制,雙方在完善“台港論壇”、“兩岸論壇”、“香江論壇”、“台港經貿論壇”基礎上,進一步搭建起“港台城市論壇”、“和平發展論壇”等新平台,中斷12年的台北香港雙城論壇也於2013年6月重新登場,港台還在“協進會”和“策進會”下設立“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與“文化合作委員會”,台當局在香港定期舉辦“台灣月”、“台灣夜市節”等活動,在島內舉辦“香港之夜”、“香港周”等活動,增進了兩地人民的瞭解和感情。

  接著,劉世洋說,台港關係取得新突破是兩岸三地共同努力的結果。他提出,首先,兩岸關係大幅改善為港台關係的深化營造了良好環境。港台關係是兩岸關係的特殊組成部分,其發展不可能抽離兩岸關係大形勢。李登輝、陳水扁時期推行“台獨”分裂施政,兩岸關係緊繃,導致港台關係難有實質進展。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逐步邁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期,加之兩岸“三通”帶來巨大“和平紅利”,為港台關係改變“經熱政冷”狀況、進入新的里程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當前,兩岸關係已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新階段,也為港台關係提高層次全面推進創造了良好條件。

  其次,他說,中央高度重視港台關係並對香港提供強力支持。中央歷來高度重視香港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008年以來,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指示香港主動發展對台關係,並出台多項重要舉措,包括2008年12月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機的14項優惠措施,2009年4月支持大陸旅遊團乘坐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前往台灣旅遊等5項優惠措施,2009年5月支持大陸民眾以“入台證”同時到香港和台灣旅遊等“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第6項補充協議等。另外,中聯辦也全面貫徹十八大有關精神,積極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發展港台關係,大力協助社會各界開展對台交流 。

  再次,他表示,香港出台了多項有力措施推動港台關係發展。面對兩岸關係明顯緩和的新形勢,香港特區政府陸續出台了多項政策積極推進港台關係。2008年6月,香港立法會通過動議,促請特區政府在金融、經貿、旅遊、避免雙重課稅、落地簽證方面強化與台灣關係。同年10月,香港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首度單列“加強港台交流”章節,提出貿易發展局在台設立辦事處、設置“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成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統籌對台關係等政策。2012年9月,香港新任特首梁振英明確表示,未來將從環保交流、文物保育、檢測與驗證產業及不安全消費品通報、促進投資機構相互交流等四大範疇,扎實推進港台合作的新進程 。2013年1月,梁振英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宣佈成立香港經濟發展委員會,翌日特區政府邀請台灣前“財政部長”劉憶如擔任成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